调肝理脾法相关方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法相关方剂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17年3月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调肝理脾法治疗IBS-D的RCTs,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RCT,共1409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调肝理脾法相关方剂干预IBS-D在改善腹痛、腹泻等主要症状、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结论综合考虑纳入RCTs研究方法学质量、较少报道复发率等情况,对上述结果不能过于乐观,中医药防治IBS仍面临挑战。 贾玉 汪正芳 彭继升 魏玥 安静 贾云飞 顾亚梅 杨晋翔关键词:调肝理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国医大家董建华论治脾胃病学术经验探讨 被引量:12 2018年 董建华教授,上海市青浦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博士研究生导师。董老从事中医事业60余载,勤求博采、孜孜不倦,在论治脾胃病、温热病、妇儿等专科疾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颇高的学术造诣,为医界同道所推崇。学习和继承董老论治脾胃病经验,有利于后学者感悟其在辩证和处方方面灵活精妙的大医风采、启发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学术水平等。 杨晋翔 贾玉关键词:脾胃病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患者肝癌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患者肝癌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51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西医组291例,中西医结合组222例,两组均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根据辨证加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和络舒肝片中的1种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肝癌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CU-HCC风险分级、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肝癌发生情况。观察终点为确诊肝癌或随访时间达到5 a。结果:5 a内,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为26.6%,明显低于西医组的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CU-HCC高风险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28.3%)明显低于西医组(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代偿期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18.3%)明显低于西医组(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可有效降低患者肝癌发生率,尤其对CU-HCC高风险评分患者更具优势,且可减少代偿期患者的肝癌发生。 贾云飞 杨晋翔 王宪波 贾玉 陈泽慧 邢恩龙 王瑞瑞关键词:肝癌 抗病毒治疗 健脾调肝温肾方干预对腹泻型IBS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及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IBS-D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中医组(n=61)和西医组(n=61)。中医组给予健脾调肝温肾方并随证加减治疗,西医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VAS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程度,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免疫功能、胃肠激素、脑肠肽指标水平和肠黏膜MC数量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IFN-γ、IL-8及IL-12水平、CD8^+T细胞比例、MOT及GAS水平、5-HT及SP水平、VAS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及MC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IL-10、CD3^+、CD4^+及CD4^+/CD8^+T细胞比例、VIP、CCK及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调肝温肾方可显著改善IBS-D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平衡机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降低肠黏膜内MC数量并有效减少5-HT释放,进而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汪正芳 贾玉 侯亚男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炎性反应因子 免疫功能 中成药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成药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的影响,并探讨该疗法对不同CU-HCC风险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的乙肝后肝硬化病例513例,将中成药治疗作为一种暴露因素,按照患者接受中成药治疗的暴露程度不同分为治疗组(中成药联合核苷类似物)222例和对照组(核苷类似物)29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月后的肝功能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整体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以CU-HCC风险分级为分层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风险层的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以临床分期为分层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癌变时间和5年癌变率。观察终点为确诊肝癌或随访达到5年。结果 (1)治疗组治疗6月后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平均癌变时间晚于对照组,5年癌变率治疗组(26.6%)低于对照组(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高风险层的平均癌变时间晚于对照组,5年癌变率治疗组(28.3%)低于对照组(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在代偿期的平均癌变时间晚于对照组,5年癌变率治疗组(18.3%)低于对照组(33.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纯核苷类似物治疗相比,中成药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可能有助于促进肝功能恢复、延缓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癌变时间和减少5年癌变率,并且其延缓和减少肝癌发生的效果可能在治疗高肝癌风险层和代偿期患者时比较有优势。 贾云飞 杨晋翔 王宪波 贾玉 陈泽慧 邢恩龙 王瑞瑞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 中成药 核苷类似物 肝癌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P75表达的影响,以期阐述中药疏肝健脾方治疗IBS-D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2日龄SD雄性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使用母婴分离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疏肝健脾组予疏肝健脾方灌胃14d。取大鼠结肠黏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NGF及其TrkA、P75表达。[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IBS-D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GF含量(P>0.05)、5-HT含量(P<0.05),下调受体TrkA、P75的表达(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干预IBS-D模型大鼠,改善内脏敏感性及腹泻部分机制与调节NGF及其TrkA、P75表达有关。 贾玉 汪正芳 侯亚男 张声生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方 血虚致喘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 2017年 喘证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分。有些医家把血虚致喘看成是气虚、阴虚或是阳虚的兼证。我们认为,血虚致喘是客观存在的,并试从中医对血虚致喘的认知、血虚致喘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以及现代医学相关研究探讨血虚致喘的存在性,为喘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做一参考。 陈泽慧 魏玥 杨晋翔 邢恩龙 贾玉 王瑞瑞关键词:喘证 血虚 营血 宗气 脾胃 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收集门诊IBS-D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调肝理脾方试验组和匹维溴铵对照组,均干预4周随访12周。将严格执行治疗方案的9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BMI、组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各疗效观察指标对上述因变量的一般线性回归模型。选用IBS-SSS、中医证候量表积分、腹痛积分、腹泻次数积分、大便性状Bristol积分、IBS-QOL做为疗效观察指标,其值均为一般线性模型回归后的估计值,用以控制基线差异。观察指标均为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及95%置信区间描述各指标模型回归后统计量。结果干预期内,调肝理脾方试验组患者IBS症状(腹痛、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得到了较匹维溴铵对照组更好的改善,在干预期结束后可以看到组间明显的差异(P<0.01)。随访期内,组内症状的改善大多与干预结束时相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没有出现快速回落的趋势;组间比较,除了腹泻次数改善程度没有差异(P>0.05),其他症状改善仍保持差异(P<0.01)。试验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差异变化程度相对平稳。受试者生命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于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异常。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没有受试者因为明显不良作用停止干预治疗。结论总体上调肝理脾方试验组干预效果好于阳性药物对照组,且在随访期治疗效果稳定,安全性较为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贾玉 杨晋翔 汪正芳 汪正芳 张声生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理脾方 调肝理脾法干预IBS-D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对大鼠结肠组织NGF及其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论文分为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两部分。(一)临床试验:采用中医调肝理脾法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西医阳性对照药物匹维溴铵相比较,统计分析组间总体疗效、主要症状、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以及对药物... 贾玉关键词:调肝理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证候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集1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对证候分布的影响。结果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气滞证、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个证型(P均<0.05)。肝郁气滞证和瘀毒互结证在春夏季节分布较多,肝胆湿热证在夏秋季节分布较多,腑实热结证在秋冬季节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在饮食不当、胆管疾病和原因不明病因中分布较多,肝胆湿热证在胆管疾病和饮食不当病因中分布较多。腑实热结证、瘀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的重症发生率较高,肝郁气滞证的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腑实热结证、瘀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P均<0.05),肝胆湿热证的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P均<0.05)。结论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和肝郁气滞证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3个证型,急性胰腺炎的证候分布与发病季节、病因和临床类型有关。 贾云飞 杨晋翔 贾玉 陈泽慧 邢恩龙 王瑞瑞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证 肝郁气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