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第八师2010-2015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该地肿瘤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潜在减寿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析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10-2015年第八师恶性肿瘤PYLL为32805人年,PYLL率为10. 9/千人,男高于女,<60低于≥60岁(P均<0. 01)。男、女、<60和≥60岁PYLL均逐年上升(P<0. 01)。第八师恶性肿瘤DALY为49371人年,DALY率为14. 3/千人,男高于女,<60低于≥60岁(P均<0. 01)。男、女、<60和≥60岁DALY均逐年上升(P<0. 01)。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居于第八师恶性肿瘤PYLL前3位,DALY最高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肝癌。结论第八师2010-2015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继续并有针对性的加强防治。
目的对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其预测该人群5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病风险的准确性,并将其与汇总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纳入3347名年龄在40~74岁之间,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China-PAR和PCE计算个体5年ASCVD发病风险。模型再校准前后,分别通过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来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3347名研究对象中,女性1839人(54.94%)。在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286例ASCVD事件。China-PAR和PCE的区分度均较好(C统计量:0.727~0.738)。男性中,China-PAR和PCE的C统计量分别为0.727(95%CI:0.689~0.766)、0.727(95%CI:0.684~0.770);女性中分别为0.738(95%CI:0.703~0.773)、0.731(95%CI:0.696~0.766)。PCE和China-PAR均分别低估了女性5年70%和23%的ASCVD发病风险。China-PAR比较准确地预测了男性的ASCVD发病风险。模型的再校准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校准度。净效益分析表明,在5%的阈值风险下,PCE的临床价值要高于China-PAR。结论相比于PCE,China-PAR更适用于该人群,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该人群的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更好地促进ASCVD的一级预防。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累积暴露对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影响。方法研究队列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纳入在2016-2022年调查期间有3次LDL-C测量值,且相邻两次测量时间间隔≥2年的2950名维吾尔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每个时间间隔LDL-C测量值的加权和(值×时间)计算LDL-C累积暴露(cumul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cumLDL-C)。按cumLDL-C三分位数分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CV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umLDL-C对发生CVD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新发CVD事件322例(10.92%),cumLDL-C第一、二、三分位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2%、11.08%、14.55%,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40,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cumLDL-C第一分位组相比,cumLDL-C第三分位组发生CVD的HR=1.51(95%CI:1.12~2.06);cumLDL-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发生CVD的风险增加14%(HR=1.14,95%CI:1.01~1.28)。结论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高LDL-C累积暴露是该人群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保持较低的LDL-C水平,有助于降低该人群CVD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