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向辉

作品数:35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维吾尔族
  • 8篇代谢
  • 8篇血管
  • 8篇农村
  • 7篇代谢综合
  • 7篇代谢综合征
  • 7篇队列研究
  • 7篇心血管
  • 7篇农村居民
  • 7篇综合征
  • 7篇教学
  • 7篇哈萨克族
  • 7篇村居
  • 6篇血管疾病
  • 6篇发病
  • 5篇新疆哈萨克族
  • 5篇新疆维
  • 5篇新疆维吾尔族
  • 5篇心血管疾病
  • 5篇流行病

机构

  • 34篇石河子大学
  • 5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34篇张向辉
  • 29篇郭恒
  • 26篇郭淑霞
  • 23篇何佳
  • 22篇马儒林
  • 15篇刘佳铭
  • 9篇胡云华
  • 6篇木拉提
  • 6篇芮东升
  • 6篇张景玉
  • 5篇丁玉松
  • 3篇李述刚
  • 3篇张眉
  • 2篇李智伟
  • 2篇牛强
  • 2篇农卫霞
  • 2篇张示杰
  • 2篇彭心宇
  • 2篇王海霞
  • 2篇杨婧

传媒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农垦医学
  • 5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
2020年
目的分析第八师2010-2015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该地肿瘤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潜在减寿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析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10-2015年第八师恶性肿瘤PYLL为32805人年,PYLL率为10. 9/千人,男高于女,<60低于≥60岁(P均<0. 01)。男、女、<60和≥60岁PYLL均逐年上升(P<0. 01)。第八师恶性肿瘤DALY为49371人年,DALY率为14. 3/千人,男高于女,<60低于≥60岁(P均<0. 01)。男、女、<60和≥60岁DALY均逐年上升(P<0. 01)。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居于第八师恶性肿瘤PYLL前3位,DALY最高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肝癌。结论第八师2010-2015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继续并有针对性的加强防治。
闫贻忠贾怀妙陈瑜刘佳铭芮东升马娇龙张向辉李述刚
关键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PYLLDALY
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该民族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和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两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16321名维吾尔族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收集相关数据。CVD为结局事件。结果共调查16321人,CVD患病率为10.22%,标化患病率为9.75%,其中女性患病率(12.88%)高于男性(7.56%)(P<0.001),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_(趋势)<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女性、已婚、BMI、较大的腰围、高血压、慢性肾病、高血压家族史、CVD家族史、SBP、DBP、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尿酸(uric acid,UA)与CVD的发生有关。结论维吾尔族人群CVD患病率较高,并且较大的年龄、女性、已婚、肥胖、较大的腰围;具有高血压、慢性肾病、高血压家族史、CVD家族史;SBP、DBP、GGT、UA异常是CVD的危险因素,需根据维吾尔族人群特征对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筛查并进行CVD的防治。
王宇翔马儒林郭恒张向辉何佳王馨平胡云华马娇龙郭淑霞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维吾尔族影响因素
China-PAR和PCE模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其预测该人群5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病风险的准确性,并将其与汇总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纳入3347名年龄在40~74岁之间,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China-PAR和PCE计算个体5年ASCVD发病风险。模型再校准前后,分别通过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来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3347名研究对象中,女性1839人(54.94%)。在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286例ASCVD事件。China-PAR和PCE的区分度均较好(C统计量:0.727~0.738)。男性中,China-PAR和PCE的C统计量分别为0.727(95%CI:0.689~0.766)、0.727(95%CI:0.684~0.770);女性中分别为0.738(95%CI:0.703~0.773)、0.731(95%CI:0.696~0.766)。PCE和China-PAR均分别低估了女性5年70%和23%的ASCVD发病风险。China-PAR比较准确地预测了男性的ASCVD发病风险。模型的再校准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校准度。净效益分析表明,在5%的阈值风险下,PCE的临床价值要高于China-PAR。结论相比于PCE,China-PAR更适用于该人群,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该人群的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更好地促进ASCVD的一级预防。
姜云星张向辉何佳王馨平胡云华马娇龙刘佳铭木拉提闫贻忠张景玉王奎宋艳鹏郭恒马儒林郭淑霞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新疆农村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筛检指标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新疆农村地区成人MS流行现状,比较VAI、LAP、BAI及WHtR对该地区MS的筛检能力。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伊犁新源县、喀什伽师县及石河子周边地区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调查人群10029例,分别应用ATPⅢ、IDF及JIS标准诊断MS。结果按照ATP III、IDF及JIS诊断标准,新疆农村地区MS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7%、17.2%及21.3%。VAI、LAP、BAI及WHtR独立于民族、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BMI与MS均有明显的相关性。按照JIS标准,VAI、LAP及WHtR筛检男女性MS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其中LAP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53、0.817,筛检男女性MS的适宜切点值分别为34.74、27.25;VAI筛检男女性M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61,适宜切点值分别为1.71、1.67;WHtR筛检男女性M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64,适宜切点值分别为0.51、0.52;BAI筛检男女性MS的曲线下面积最小,分别为0.641、0.691。结论新疆农村地区MS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VAI、LAP及WHtR均是筛检新疆农村地区MS的有效指标,以LAP筛检效果最佳。
张向辉马儒林郭恒张景玉何佳刘佳铭张眉丁玉松闫贻忠郭淑霞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人体测量指标筛检
FCM数据细胞亚群分类和标注的自动化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自动化分析方法用于流式细胞术数据分析、解决细胞亚群自动分类和标注问题的价值,以期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急性白血病骨髓流式检测数据528例,通过补偿、转换以及去粘连完成流式细胞术原始数据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使用无监督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利用生成的细胞亚群的中心位置,即宏细胞的分布规律来训练有监督分类模型,将亚群进一步分类,最后通过人工识别与标注,将细胞亚群标注为已知的细胞类型。结果无监督聚类方法与有监督分类方法共同用于流式细胞术数据分析能够实现细胞亚群的自动分类与标注,且准确度达到或基本达到手工分析水平。结论该研究提出的流式细胞术数据自动分类和标注方法,解决了目前流式细胞自动化分析存在的细胞聚类方法和病人分类方法之间不相关问题,为全程自动化提供了解决方案;且提供的临床诊断中所需的中间结果,可用于疾病诊断的质量控制。
摆文丽农卫霞李智伟雷伟郭玉娟张向辉芮东升王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自动化分析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LDL-C累积暴露对心血管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累积暴露对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影响。方法研究队列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纳入在2016-2022年调查期间有3次LDL-C测量值,且相邻两次测量时间间隔≥2年的2950名维吾尔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每个时间间隔LDL-C测量值的加权和(值×时间)计算LDL-C累积暴露(cumulativ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cumLDL-C)。按cumLDL-C三分位数分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CV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umLDL-C对发生CVD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新发CVD事件322例(10.92%),cumLDL-C第一、二、三分位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2%、11.08%、14.55%,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40,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cumLDL-C第一分位组相比,cumLDL-C第三分位组发生CVD的HR=1.51(95%CI:1.12~2.06);cumLDL-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发生CVD的风险增加14%(HR=1.14,95%CI:1.01~1.28)。结论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群中,高LDL-C累积暴露是该人群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保持较低的LDL-C水平,有助于降低该人群CVD的发生风险。
程静马儒林何佳芮东升李毓张向辉简乐瑶李嘉航郭淑霞郭恒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血管病队列研究
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肝纤维化评分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肝纤维化评分(LFS)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关系,为CVD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6年8—9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招募13464名≥18岁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分别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2021年8月、2022年6月和2023年6月对11863名基本信息完整且基线调查无CVD的非孕妇和频繁流动居民进行了5次随访调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纤维化4项评分(FIB-4评分)、巴德评分(BARD评分)和福恩斯指数(Forns指数)3种LFS分组的CVD累积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3种LFS与CVD发病的关系,并采用弗雷明汉CVD风险评分模型(Framingham模型)评价LFS对CVD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截至2023年6月,11863名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居民中失访423人,失访率为3.57%;最终纳入分析的11440名维吾尔族农村居民共随访72662.30人年,平均随访(6.35±1.28)人年,随访期间CVD共发病1280例,发病密度为17.62/1000人年,CVD累积发病率为11.19%;FIB-4评分低(<1.30分)、中(1.30~2.67分)和高(>2.67分)3组农村居民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9.10%、19.28%和27.71%,BARD评分低(<2分)、中(2~3分)和高(>3分)3组农村居民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9%、16.45%和33.81%,Forns指数低(<4.2)、中(4.2~6.9)和高(>6.9)3组农村居民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42%、9.89%和26.88%,3种评分不同组别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居民CVD累积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是否高血压、是否糖尿病、是否肥胖、腰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IB-4中和高评分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CVD发病风险分别为FIB-4低评分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的1.26倍(HR=1.26,95%CI=1.09~1.45)和1.91倍(HR=1.91
刘听潮张示杰张示杰彭心宇杨婧郭恒彭心宇马儒林郭恒
关键词:发病农村居民前瞻性队列研究
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与血清镁水平的关联
2021年
目的为探索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血清镁元素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新疆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与血清镁的关系,比较不同水平血清镁组MS患者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MS及其组分与血清镁的关联。结果病例组血清镁(0.81±0.13 mmol·L^(-1))低于对照组(0.84±0.09 mmol·L^(-1));低血镁组和高血镁组MS患者构成比均高于正常血镁组;校正相关因素后低血镁和高血镁MS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3.15,95%CI:2.04,4.85)、(1.87,95%CI:1.14,3.07);低血镁和高血镁均可增加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结论低血镁和高血镁均可增加新疆哈萨克族MS及组分的患病风险。
郭恒马儒林张景玉何佳张向辉王馨平郭淑霞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清镁哈萨克族
基于代谢综合征因子新疆农村居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基于代谢综合征(MS)因子构建新疆农村居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该人群CHD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于2010年4月、2012年12月和2016年11月在新疆伊犁新源县、喀什伽师县和第三师51团抽取16853名农村居民进行基线调查,于2013-2017年对新源县和喀什伽师县、2019-2021年对第三师51团进行3次随访调查,以随访满5年的13647名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中2/3作为训练样本(9155人),剩余1/3作为验证样本(4492人);对训练样本中3206例MS人群进行因子分析,研究MS潜在聚集模式并提取与CHD相关的潜在因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构建CH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新疆农村居民的CHD累计发病率为4.94%,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的CHD累计发病率均为4.94%;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训练样本MS患者中共提取出肥胖因子、血压因子、血脂血糖因子、肾代谢因子、蛋白因子、肝酶因子、心肌酶因子和胆红素因子8个潜在因子构建CHD预测模型,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9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较高、肥胖因子、胆红素因子、血压因子和血脂血糖因子均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CHD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样本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95%CI=0.742~0.782),验证样本AUC为0.774(95%CI=0.742~0.805)。结论基于MS因子构建的新疆农村居民CHD预测模型适用于当地居民CHD发病的风险预测,可用于该人群CHD的指导预防工作。
任雨郭淑霞郭恒郭恒张向辉马儒林曹博宇张向辉何佳
关键词:农村居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评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该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胆结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6—7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随机抽取4个连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个连队)在该地区居住≥1年且意识清楚能够正常沟通的≥18岁维吾尔族农村常住居民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胆结石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照组不采取胆结石健康教育措施,对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抽取的1612人和744人及干预后抽取的799人和580人分别进行胆结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调查,比较2组居民干预前后胆结石KA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和KAP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和KAP总分分别为(1.53±2.21)、(0.98±1.35)、(0.52±1.08)和(3.02±4.23)分,均高于对照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的(0.88±1.53)、(0.61±1.04)、(0.30±0.92)和(1.79±2.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知识总体知晓率、态度总体认同率和行为总体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知识总体知晓率、态度总体认同率和行为总体形成率分别为12.6%、14.0%和7.4%,均高于对照组维吾尔族农村居民的7.4%、8.6%和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结石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胆结石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秦茜茜马儒林郭恒张向辉热米娜曹博宇王馨平杨婧张示杰彭心宇郭淑霞
关键词:胆结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维吾尔族农村居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