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莎
- 作品数:2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智能扫描取色缝纫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扫描取色缝纫机,包括电动缝纫机本体,在缝纫机柱体上部内设置控制器,所述缝纫机柱体下部为空腔结构,在空腔结构一侧设置盖子,可转动的线柱放置在该空腔结构内,白线套在线柱上,在缝纫机底盘一侧设置至少2个彩色...
- 马丽莎黄海松潘伟杰吕健单军军平正强孙琳
- 文献传递
- 醋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醋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装醋。;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平正强黄海松潘伟杰吕健马丽莎单军军
- 基于眼动跟踪的隐式意图识别分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动跟踪的隐式意图识别分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取产品图片集作为视觉刺激的来源;设定图像区域(AOI),该图像区域包括没有目标的图像区域和有明确目标的图像区域两类,获取用户注视时长,注视次数和瞳孔大小...
- 吕健潘伟杰黄海松袁庆霓马丽莎
- 文献传递
- 基于眼动追踪的汽车造型特征线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在汽车造型设计开发之前,有效预测汽车造型特征线产生的意象是否真正符合用户隐性意图,便于提高汽车行业情感意象设计水平。方法首先,获取用户群体需求信息,引导设计方向;其次,建立汽车造型意象认知模型,通过案例分析,构建"标杆车"造型特征线目标意象集;再次,依据眼动实验,提出基于眼动指标(注视点数目、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的汽车造型特征线提取模型,进行汽车造型特征线显著性分析与特征线提取;最后,采用形状文法坐标变换规则,结合贝赛尔曲线描述,通过类比形式进行规则映射分析,使用矢量工具Adobe Illustrator改变特征曲线各锚点与控制点坐标值,实现汽车造型特征的继承与变异。结果以阿尔特SUV概念研发项目为例,论述该设计方法,通过奔跑的狮子形态进行意象类比,得出最终设计方案。结论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用户喜好度意象评估,用户喜好度为87.65%,证实了该汽车造型意象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汽车行业满足用户群体偏好特征意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 马丽莎吕健单军军潘伟杰
- 关键词:汽车造型眼动实验
- 纪念品(鸳鸯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纪念品(鸳鸯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纪念品,装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平正强黄海松潘伟杰吕健马丽莎单军军
- 海上救生舱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海上救生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海上救援。;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单军军吕健潘伟杰黄海松马丽莎孙琳平正强
- 酱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酱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装酱油。;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施实芳黄海松潘伟杰吕健马丽莎单军军
- 基于多维可拓感性工学的木制民居创新设计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木质民居设计过程中的多维感性知识表征及思维收敛问题,提出基于多维可拓感性工学的木制民居创新设计。方法首先,将木质民居多维度设计知识进行可拓形式化表征。其次,运用发散树法构建设计概念生长阶段模型进行思维发散。再次,对设计概念集初步收敛,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产品功能性进行评估。最后,解构木质民居多维度设计特征并量化处理,构建感性意象认知矩阵,建立映射函数后带入SPSS软件评估概念方案是否符合设计意象,增加设计成功率。结论以黔东南木制民居构件库为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法理论体系。
- 单军军马丽莎吕健潘伟杰孙琳
- 关键词:可拓学感性意象
- 一种充气漂浮式海上救援救生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漂浮式海上救援救生舱,包括救援救生舱本体,该救援救生舱本体外形为圆碟结构,在救援救生舱本体内对称设置至少2个密闭空间,在救援救生舱本体中心线处设置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水桶,饮用水吸管布置在救援救生舱...
- 马丽莎吕健潘伟杰黄海松单军军孙琳平正强
- 文献传递
- 基于形状文法与TRIZ原理的文化创意产品定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文法与TRIZ原理的文化创意产品定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产品形态表征:利用形状文法,对传统的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描述;(2)产品形态解析与重构:基于步骤(1)中的产品形态表征,利用TRIZ理论...
- 孙琳吕健黄海松潘伟杰马丽莎单军军袁庆霓蓝伟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