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细胞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移植
  • 2篇预后
  • 2篇肾移植
  • 2篇护理
  • 2篇教学
  • 1篇带教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骨病
  • 1篇单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机构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7篇王颖
  • 7篇杨伟
  • 6篇任延平
  • 5篇丁小明
  • 4篇苏显明
  • 4篇郑瑾
  • 3篇孙静岚
  • 3篇薛武军
  • 3篇周红艳
  • 3篇张玮
  • 2篇李杨
  • 2篇张江伟
  • 1篇燕航
  • 1篇肖菊香
  • 1篇张颖
  • 1篇施秉银
  • 1篇王彩燕
  • 1篇张倩
  • 1篇王丹

传媒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疗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和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及降低慢性排斥反应风险。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细胞疗法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从免疫调节细胞、干细胞、工程化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等多方面综述细胞疗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和前沿进展,为改善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结局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王嘉乐王颖王婧雯丁小明
关键词: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细胞疗法
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生前预嘱”与“安宁疗护”的学情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调查老年医学不同身份学员对“生前预嘱、安宁疗护”的认知现状,为老年医学相应版块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与老年医学特定课程的426名学员,采用在线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并比较其不同问题认知的差异。结果 在“生前预嘱”概念了解与否方面,不同身份学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4),在“安宁疗护”概念方面,老年科医生及全科医生较医学本科生具有更多的了解(χ^(2)=37.932,P<0.001);全科医生较其他两类人群在决定自己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选择上自主选择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737,P<0.001);对“签署生前预嘱”的认识方面全科医生与医学本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P=0.01)。结论 “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在医学本科及继续教育的人文课程中需要加强推广,在普通大众人群中加强普及宣传力度,为提高安宁疗护质量做好铺垫工作。
杨伟周蓉王颖李彩霞任延平
关键词:安宁疗护老年医学医学本科教育
从护理院被照护者疾病分布状况探索医养结合医疗干预模式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院不同照护阶段被照护者主要疾病分布、营养状态及自理能力,探索医养结合医疗干预模式的实践依据。方法收集西安某护理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具有完整出院病历及首页信息的被照护者238例,统计疾病种类及住院天数,据被照护者住院天数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照护组、中期照护组及长期照护组,分析不同组被照护者主要疾病患病率差异;同时对在院127名被照护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及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营养状态及自理能力,分析在院被照护者营养及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被照护女性较男性在痴呆、心脏病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照护阶段,脑卒中、骨折或骨折术后、感染、器官功能不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照护阶段感染性疾病患病率较其他阶段高,中期照护阶段骨折或骨折术后较其他阶段高,而长期照护阶段脑卒中、器官功能不全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被照护者营养状态、失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能与营养状态无关联。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营养及自理能力评估与支持,结合被照护者患病特点,划分以“养”或“医”为干预重点的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医疗照护资源;在以护理院为代表的“养中设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设立“老年专科医师参与的疾病管理模式”可能成为有效提高医疗水平而不增加养老机构运营成本的新医疗干预模式。
杨伟王颖乔艳艳韩斌蒋文慧张玮苏显明任延平
关键词:老年人公寓疾病管理
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患者心理障碍诊断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通过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心理障碍诊断的规范性。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8年共5个年度全院使用抗抑郁药物的非精神科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使用抗抑郁药物的主要科室、相关诊断名称分布、主要诊断名称占比、无心理障碍相关诊断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所分布科室及年度数量变化等。结果使用抗抑郁药物患者主要分布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科、风湿科、内分泌科、消化科,2014—2018年使用抗抑郁药物患者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2.8%,临床中与用抗抑郁药物相关的诊断主要有16种单病诊断及25种共病诊断,按诊断人数降序依次为焦虑状态、抑郁症、焦虑抑郁状态、抑郁状态、焦虑症、紧张型头痛,按疾病分类:焦虑状态、抑郁症、焦虑抑郁状态、紧张型头痛系各疾病分类主要诊断使用名称;出入院无心理障碍相关诊断但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总占比69.1%(1818/2632);2017及2018年,在无心理障碍诊断患者分布科室中,消化内科、康复科和疼痛病房增幅显著。结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对心理障碍的临床识别有所提升,但诊断名称规范化、用药与诊断一致性需进一步提高。
杨伟王颖李汶嘉孟恬宇罗丹郑文玲苏显明蒋文慧任延平
关键词:心理障碍非精神科抗抑郁药
SIRT6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及survivin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4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6和survivin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IRT6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46/110)、77.5%(31/40)、85.0%(17/20),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200,P<0.001),SIRT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χ^2=14.949,P<0.001;χ^2=12.634,P<0.001),SIRT6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19.654,P<0.001);survivin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64/110)、15.0%(6/40)、0(0/20),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9,P<0.001),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χ^2=21.976,P<0.001;χ^2=22.920,P<0.001),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χ^2=20.853,P<0.001)。SIRT6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C=0.211,P=0.024)。生存分析表明,SIRT6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为53.1%,低于阳性表达患者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P=0.04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1%,阴性表达患者为7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7,P=0.05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有转移(RR=6.618,95%CI为2.152~20.358,P=0.001)与SIRT6阴性表达(RR=0.228,95%CI为0.081~0.644,P=0.005)均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SIRT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预后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表达失调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王颖杨伟肖菊香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SURVIVIN
CT灌注参数与NSCLC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关系及预测疗效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率的关系及其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8例,入院时均行CT灌注检查,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67例)与无效组(51例),比较2组CT灌注参数[表面透过性(PS)、血流量(BF)、血容量(BV)]、肿瘤退缩率,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肿瘤退缩率及疗效的关系,并评价CT灌注参数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组肺腺癌比例、临床分期高于有效组,肿瘤退缩率、PS、BF、BV低于有效组(P<0.05)。PS、BF、BV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BF、BV与肿瘤退缩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S、BF、BV与晚期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显著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S、BF、BV联合预测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 (95%CI 0.849~0.958),明显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CT灌注参数PS、BF、BV与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三者联合预测疗效价值可靠,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疗效的重要途径。
曹伟华王颖杜建革
关键词:CT灌注血容量疗效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胰岛缺血性损伤分子机制及核心转录因子的鉴定
2024年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损伤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法使用炎症因子处理的小鼠胰岛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基于Seurat包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整合数据以去除批次效应。根据已知标志物对各个细胞亚群进行注释。基于CellChat包对炎症因子处理组中的细胞互作进行分析,基于细胞表面受体和配体的表达情况推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明确炎症因子处理后β细胞中富集的生物过程。最后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并使用供者胰岛缺血性损伤的微阵列数据集以及蛋白质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小鼠胰岛中共发现了7个不同的细胞亚群,其中β细胞占据的比例最大。细胞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数量和强度最高。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炎症因子处理后,β细胞中的免疫反应正向富集,而肽类激素、胆汁酸代谢以及离子稳态下调。在小鼠的单细胞转录和供者胰岛缺血性损伤的微阵列数据集中鉴定出共同的差异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NFKBIA)、转录激活因子3(ATF3)。其中,NFKBIA、ATF3表达上调,EGR1表达下调。EGR1蛋白表达量在冷缺血24 h、48 h及72 h后下调。结论EGR1为与胰岛冷缺血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未来的研究应重点探讨EGR1及其下游靶基因的具体机制,以期为胰岛移植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董博清王颖王晨鸽毕焕京王婧雯马睿阳郑瑾薛武军丁小明李杨
关键词:胰岛移植细胞通讯冷缺血转录激活因子
降阶梯无创正压通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肥胖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降阶梯无创正压通气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合并肥胖患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AD合并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AAD合并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面罩氧疗,试验组采用降阶梯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护理。记录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各时段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和呼吸道舒适度评分,比较2组拔管后72 h内低氧血症、再次插管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36例,对照组纳入38例。拔管后2、8、24、48、72 h,试验组氧合指数、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2~9.00,均P<0.05);拔管后72 h,试验组pH值为7.43±0.08,高于对照组的7.3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拔管后24、48、72 h,试验组咽喉疼痛评分和口、鼻腔干燥程度评分分别为(3.11±1.53)、(2.25±0.57)、(0.94±0.14)分和(4.33±1.08)、(3.33±0.68)、(2.81±0.43)分,低于对照组的(5.24±1.96)、(3.58±0.73)、(2.18±0.91)分和(6.00±1.92)、(5.39±1.13)、(4.79±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6~5.21,均P<0.05)。试验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再次插管率、不耐受率分别为2.8%(1/36)、2.8%(1/36)、0,均低于对照组的26.3%(10/38)、21.1%(8/38)和10.5%(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5.78、4.01,均P<0.05)。结论降阶梯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提高AAD合并肥胖患者术后氧合状态,降低低氧血症和再次插管发生率,减轻呼吸道不适症状。
孙静岚周红艳任春玲王颖张艳峰崔梅英
关键词:肥胖无创正压通气低氧血症降阶梯治疗
大鼠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研究
2019年
目的构建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小肠黏膜下层(SIS)支架,评估其对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胰岛,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MSC-SIS支架。18只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为单纯胰岛组、SIS组、MSC-SIS组。各组背部皮下植入相对应胰岛细胞,移植后第14 d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移植物胰岛素和CD31的表达情况,蛋白芯片检测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移植效果。结果MSC-SIS组胰岛素及CD31表达高于其他两组,且血清中的VEGFA水平升高,TNF-α、IFN-γ、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SC-SIS这种生物支架材料,可明显提高移植物的功能,促进胰岛素和CD31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MSC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相关。结论MSC联合SIS支架可提高胰岛移植效果,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和理论基础。
王丹李杨王颖郑瑾薛武军丁小明
关键词:胰岛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小肠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Klotho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模型大鼠Klotho蛋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其中模型组及干预组先给予N'-硝基-L-精氨酸灌胃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给予卡托普利100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中Klotho蛋白、血栓素A2(thromboxane, TXA2)、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TBA法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WST-1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观察每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HE染色病理变化,免疫组化CD31标记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XA2、ET、MD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Klotho蛋白含量、NO含量、SOD活性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TXA2、ET、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Klotho蛋白含量、NO含量、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中膜弹力纤维增生、紊乱,管壁较正常组增厚;干预组大鼠血管管壁厚度明显小于模型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脱落;干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多、逐渐修复。结论卡托普利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应激反应、修复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Klotho蛋白水平。
王彦琛李汶嘉张玮罗丹杨伟王颖任延平苏显明
关键词:卡托普利高血压血管内皮KLOTHO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