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超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3篇关节镜
  • 2篇关节镜辅助
  • 1篇平台骨折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髌骨
  • 1篇螺钉
  • 1篇螺钉固定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治疗
  • 1篇急性
  • 1篇加压螺钉
  • 1篇加压螺钉固定
  • 1篇骨折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立超
  • 2篇史宗新
  • 2篇李长飞
  • 2篇丛云海
  • 1篇刘新民
  • 1篇刘新民
  • 1篇杨波
  • 1篇王世坤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早期修复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三联损伤
2018年
目的探究在急性膝关节三联损伤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关节镜下早期修复重建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急性膝关节三联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早期修复重建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同时评级其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本次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结果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为(1.82±0.11)h,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为(5.25±0.15)d,手术后平均出院时间为(9.25±0.20)d。经过治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83.25±13.21)分明显优于治疗前(39.65±14.38)分,治疗前后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早期修复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三联损伤分析发现,其能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较好的改善,同时可使患者早期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王立超李长飞刘新民丛云海
关节镜辅助下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髌骨横型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关于髌骨横型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治髌骨横型骨折患者41例,给予关节镜辅助下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对其基本临床资料与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在(7.8±0.4)周内愈合,X线片下观察到模糊的骨折线,髌骨关节面平整无移位。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4.2±4.1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4.8±3.86)分(P<0.05)。术后患侧膝末次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36.4±5.84)°,近似于术前的(137.7±6.02)°(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是治疗髌骨横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王立超李长飞杨波史宗新
关键词:关节镜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ARIF)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03—2014-12诊治的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110例,按分层随机分组分为ARIF组和ORIF组,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2组疗效。结果 ORIF组手术时间(90.4±11.1)min,ARIF组手术时间(119.3±17.2)min,ORIF组手术时间较AR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53例中51例达到解剖复位,ORIF组57例中48例达到解剖复位;术后6个月ARIF组的膝关节功能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失血量、切口大小、并发症、术后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F技术有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质量,具有康复快的优点,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王世坤史宗新丛云海王立超刘新民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骨折固定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