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军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癌组织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选择素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肠癌细胞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组织
  • 1篇他莫昔芬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肿瘤组织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爱军
  • 3篇郑宝军
  • 2篇王红钰
  • 2篇徐晋珩
  • 2篇吴肖
  • 1篇潘立峰
  • 1篇程健
  • 1篇冯俊伟
  • 1篇冯俊伟
  • 1篇张超
  • 1篇邵建富
  • 1篇程健
  • 1篇张慧敏
  • 1篇张超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CD44V6及E钙黏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44V6和E钙黏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检测ICAM-1、CD44V6和E钙黏蛋白在78例胃癌、30例胃良性病变和30例正常胃组织的表达,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CAM-1、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E钙黏蛋白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显著低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T1、T2组明显高于T3、T4组,Ⅰ、Ⅱ期组明显高于Ⅲ、Ⅳ期组(P〈0.05)。胃癌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CD44V6、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蛋白和ICAM-1的表达,对胃癌转移的敏感度为97.78%,明显高于单项测定指标。结论黏附分子ICAM-1、CD44V6、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联合检验这3种指标能更准确地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郑宝军潘立峰邵建富冯俊伟王爱军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间黏附分子1CD44V6钙黏蛋白
他莫昔芬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凋亡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计数法(CCK-8)试剂盒法观察1、3、10、30、100μmol/L他莫昔芬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活性的影响,对照组加入5%DESO/Et OH溶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他莫昔芬介导的凋亡作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他莫昔芬作用后HCT116细胞转录共刺激因子(TAZ)、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并检测HCT116细胞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他莫昔芬能使HCT116细胞的活性下降,并且随着其浓度的升高,细胞的活性下降更明显。凋亡率在他莫昔芬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13±5.14)%和(11.70±1.72)%。他莫昔芬作用后HCT116细胞的TAZ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他莫昔芬作用于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AZ、Bcl-2和增高Bax、Caspase-3来介导的。
张慧敏王爱军王红钰徐晋珩郑宝军吴肖程健张超
关键词:结直肠癌他莫昔芬凋亡
胃癌患者血清、骨髓及癌组织中P-和E-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目的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侵袭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选择素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前,有诸多学者对P-和E-...
王爱军
关键词:胃癌骨髓癌组织P-选择素E-选择素可溶性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AZ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5例为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的患者35例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Z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AZ的水平。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AZ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TAZ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AZ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术前(P<0.05)。手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TAZ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监测TAZ水平对及时了解肿瘤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王爱军王红钰徐晋珩郑宝军吴肖程健张超施华冯俊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TAZ肿瘤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