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涛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骨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应用磁共振DWI序列ADC值及骨髓对比率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应用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骨髓对比率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2例脊椎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脊椎转移瘤作为脊椎转移瘤组,随后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非脊椎转移瘤患者作为非脊椎转移瘤组,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测量其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病灶在T_(1)WI上呈低信号,T_(2)W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T_(1)WI(f)和DWI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或无明显强化;脊髓转移瘤组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非脊椎转移瘤组(P<0.05),另外MRI检查结果还发现邻近转移瘤正常椎体的ADC值为0.65±0.26,明显低于脊椎转移瘤组的ADC值(P<0.05)。MRI检查DWI序列扫描上病灶的骨髓对比率明显高于FSE T_(1)WI(f)序列(P<0.05)。结论MRI检查可有效显示脊椎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DWI的ADC值与骨髓对比率可有效对椎体的弥散特征进行量化,提高脊髓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 卿培东曹云徐剑峰邓海涛李明凡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一种硬膜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膜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保护壳靠近弧形圆心的面为贴合患者硬膜的贴合面,所述保护壳远离弧形圆心的面为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有手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防止在脊...
- 邓海涛卿培东李明凡徐剑锋何强赵生鑫
- 文献传递
- 脊柱肿瘤患者应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对脊柱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骨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脊柱肿瘤患者90例,其中47例给予传统脊柱全节段切除及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3例予以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下脊柱全节段切除及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功能障碍状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差异,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功能障碍状况(ODI评分)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下脊柱全节段切除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肿瘤效果显著,能促进功能障碍及疼痛减轻,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脊柱稳定性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 曹云卿培东崔立强邓海涛徐剑锋
- 关键词:3D打印数字化技术脊柱肿瘤
- 圣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圣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每组41例。西药组采用双氯酚钠肠溶片治疗,中药组采用圣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而中药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圣愈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
- 曹舸飞何思君宋迎红邓海涛唐强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一种具有追踪功能的无影灯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追踪功能的无影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无影灯所在的初始位置W1为原点,建立坐标轴;以无影灯所在坐标系记录手术刀的坐标位置D1;分别计算出无影灯位置W1和手术刀位置D1之间的横向距离a1、纵向距离...
- 邓海涛卿培东李明凡徐剑锋赵生鑫
- 一种电凝刀的双向脚踏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凝刀的双向脚踏板,包括设于手术台一侧地面上的电凝刀脚踏板,还包括分别设于手术台两侧地面上的主踏板和副踏板,所述主踏板呈“L”字型,所述主踏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电凝刀脚踏板一侧的地面上,所述主踏板的另一...
- 邓海涛卿培东李明凡徐剑锋赵生鑫林晓凤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手术室内的凳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室内的凳子,包括可升降的凳子本体,所述凳子本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张开分布的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端部均设有一个自锁轮;所述自锁轮包括呈柱状的轮体,所述轮体的一端与支架端部转动连接,轮体的另一...
- 邓海涛卿培东李明凡徐剑锋赵生鑫林晓凤
- 文献传递
- 柔性自粘脊柱体表定位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对比柔性自粘脊柱体表定位器、网格定位板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定位时间、定位精度、透视次数的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绵阳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采用PKP手术治疗。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柔性自粘脊柱体表定位器定位(A组)和网格定位板定位(B组)。A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73.0±2.3)岁;T_(6)骨折1例,T_(11)骨折4例,T_(12)骨折4例,L_(1)骨折6例,L_(2)骨折3例,L_(3)骨折2例。B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61~91岁,平均年龄(72.0±2.1)岁;T_(10)骨折2例,T_(11)骨折4例,T_(12)骨折5例,L_(1)骨折5例,L_(2)骨折3例,L_(4)骨折1例。比较两组在定位时间、定位精度、透视次数上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个月无神经损伤、肺栓塞、骨感染等严重手术并发症。A组的定位时间短于B组,透视次数A组少于B组,定位精度A组较B组更精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自粘体表定位器应用于PKP手术,相较于网格定位板定位具有定位时间短、定位精度高、C型臂透视次数少等优点,可弥补PKP手术常规网格定位器的不足。
- 邓海涛卿培东赵生鑫胥鸿达缑元坤王铁横张磊李明凡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经皮闭合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将经皮闭合缝合与开放缝合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珠海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分组研究,以缝合方式差异将其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行经皮闭合缝合,对照组行开放缝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2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经皮闭合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闭合缝合手术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更少,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李远辉蒋煜文向阳曾浪清邓海涛
- 关键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 加减复元活血汤对四肢骨折初期肿胀疼痛的影响观察
- 2017年
- 目的 探究加减复元活血汤对四肢骨折初期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1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减复元活血汤以及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加减复元活血汤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减少肿胀现象,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曹舸飞何思君邓海涛
- 关键词:四肢骨折肿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