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的护理要点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35例(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1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8例),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好,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优质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压、心率,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 林仙花黄吉祥黄慧江细妹
- 关键词:急症手术护理
- 提高预检分诊准确率
- 2016年
- 目的:优先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重症,提高急诊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第三方调查(由搭班同事评估差错);调查者:医生、护士长、除调查对象班外护士;调查对象:急诊就诊患者、护士(导诊、8-4班、值班)。通过自行设计调查检表对患者分诊准确率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调查2个月后,准确率由原来85.82%上升至95%。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预检分诊,提高分诊的准确性,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 林仙花黄慧黄吉祥郑素英江细妹
- 关键词:分诊
- 疼痛+睡眠多维度强化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急腹症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疼痛+睡眠多维度强化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急腹症手术后睡眠障碍(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行急腹症手术后出现PSD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疼痛+睡眠多维度强化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焦虑状态、预后恢复。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预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睡眠多维度强化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急腹症手术后PSD患者中临床效果良好,利于其PSD与焦虑状态改善,降低术后疼痛,缩短预后恢复时间。
- 吴占澄陈长凤黄慧
- 关键词:疼痛PSD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急腹症
- 以结局为导向的风险防范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急诊科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结局为导向的风险防范护理。对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糖浓度、血酮水平、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血糖水平、血酮水平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结局为导向的风险防范护理可降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吕素如黄慧陈晓燕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满意度
-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8例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形式的不同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ICU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 7、8.204 6、14.899 5、8.708 3,P<0.0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2、5.1692,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0 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3 6,P<0.05)。护理措施开展之前,组间血氧分压水平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 6、0.096 8,P>0.05)。开展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4 8、3.244 5,P<0.05)。开展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4 8、3.948 6、12.315 6,P<0.05)结论:针对心肺复苏的患者提供急诊护理模式,可为临床指标的优化、存活几率的提升、并发症风险的降低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给予有力保障。
- 黄慧
-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