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瘤
  • 3篇瘤腔内
  • 3篇内漏
  • 3篇腹主动脉
  • 3篇腹主动脉瘤
  • 3篇超声
  • 3篇超声造影
  • 2篇血压
  • 2篇炎症
  • 2篇炎症细胞
  • 2篇炎症细胞浸润
  • 2篇肾间质
  • 2篇腔内隔绝
  • 2篇腔内隔绝术
  • 2篇主动脉瘤腔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浸润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肖明
  • 6篇张杰
  • 4篇康楠
  • 2篇马超
  • 2篇胡芳
  • 2篇戴向晨
  • 1篇姜若愚
  • 1篇韩鸿玲
  • 1篇赵科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THE 23...
  • 1篇第二届中国老...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检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内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8月至2021年12月行EVAR治疗的10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男79例、女23例,年龄50~91(69.6±7.6)岁。以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内漏的金标准,分别对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内漏的效能进行评估,并计算Kappa值进行一致性检验。依据体质指数(BMI)对患者进行分组并计算各组超声造影检测出现假阴性内漏次数与实际内漏次数的比值,进而评估患者BMI是否与超声造影出现假阴性相关。结果共203次随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CTA检测出内漏36次(17.7%)、超声造影检测出内漏31次(15.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内漏16次(7.9%),检测类型为Ⅰ型、Ⅱ型、Ⅲ型内漏。超声造影和CTA在内漏检出率、判定内漏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漏检出率:15.3%比17.7%;判定内漏分型:Ⅰ型4比4,Ⅱ型26比31,Ⅲ型1比1;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在内漏检出率、判定内漏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漏检出率:7.9%比17.7%;判定内漏分型:Ⅰ型4比4,Ⅱ型11比31,Ⅲ型1比1;均P<0.001)。超声造影与CTA比较,检测内漏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9.4%、约登指数0.827、符合率96.6%、阳性预测值96.8%、阴性预测值96.5%;Kappa值0.875(P<0.001),二者表现出极好的诊断一致性。所有6次超声造影未检出的内漏均为不需处理的Ⅱ型内漏,有3次(15.8%)出现在BMI≥32 kg/m^(2)的肥胖患者。CDUS与CTA比较,检测内漏的灵敏度38.9%、特异度98.8%、约登指数0.377、符合率88.2%、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88.2%;Kappa值0.482(P<0.001),二者表现出中度的诊断一致性。超声与CT测量动脉瘤最大径相关(r=0.873,P<0.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肾下型EVAR术后内漏是准确的,它对BMI≥32 kg/m^(2)的肥胖患者内漏检测灵敏度会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不适合肾�
马超张杰肖明康楠陈永辉戴向晨
关键词:动脉瘤CT血管造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内漏
评估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鉴别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腺瘤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hinese-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定义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分类鉴别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与甲状腺滤泡腺瘤(follicular thyroid adenoma,FT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甲状腺结节相关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FTC或FTA患者87例,分为FTC组(26例)和FTA组(6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细胞学病理诊断、手术方式、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特征及C-TIRADS分类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FTC发生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应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以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和预测能力。结果超声图像特征(方位、回声、结构、钙化、边缘、声晕)及C-TIRADS分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图像特征(最大径、回声质地、血流)、一般资料、术前细胞学病理诊断及手术方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位、周边钙化、边缘模糊/不规则或外侵、C-TIRADS 4B/4C类是预测FTC发生的候选变量(OR=10.909、19.059、19.259、49.33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边钙化、边缘模糊/不规则或外侵、C-TIRADS 4B/4C类是FTC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OR=33.731、11.620、22.794,均P<0.05)。基于上述3项独立预测因素构建FTC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920(95%CI=0.854~0.986),显示列线图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依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诊断阈值为0.23(对应列线图总分约为52分),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82.0%;内部验证所绘制校准曲线靠近参考线,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结论基于C-TIRADS定义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分类构建的FTC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和预测能力,能对术前�
马超姜若愚赵科张杰康楠肖明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列线图
超声造影诊断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Ⅰ、Ⅱ型内漏的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后Ⅰ、Ⅱ型内漏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人组标准的EVAR术后随访患者接受超声造影、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出现内漏、内漏位置、来源、支架型血管及内漏超声造影剂显影时间。分析不同分型内漏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9例患者符合人组标准,接受了超声造影检查,均发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Ⅱ型6例。6例Ⅱ型内漏超声造影剂显影时间晚于支架型血管9.8s(6~21s)。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CTA一致。结论超声造影对EVAR术后Ⅰ及Ⅱ型内漏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合理选择适应证可作为cTA的有益补充。
张杰戴向晨肖明康楠陈江琼
关键词:超声造影主动脉瘤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内漏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具有创伤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术后需持续终生的影像学随访以及时发现支架相关并发症,内漏是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并发症。传统影像学随访方式主要为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但反复的CTA检查存在高强度X线暴露、造影剂肾毒性等劣势。多项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在内漏探查方面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无辐射、无造影剂、无肝肾毒性,可作为除CTA外的一种有效的EVAR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肖明张杰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内漏超声造影
恶性高血压的肾间质变化及炎症细胞浸润
背景: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恶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急重症之一,可累及心、脑、肾脏等多个脏器,如不积极干预治疗,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可在短期内死亡。临床上恶性高血压对心脏、脑等靶器官的损害远不如引起肾脏损...
肖明
关键词:RENALINTERSTITIUMRENALINTERSTITIUMANGIOTENSIN
恶性高血压的肾间质变化及炎症细胞浸润
肖明韩鸿玲
超声造影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超声介入室对23例临床怀疑PICC相关性血栓但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患者行CEUS检查,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两种检查方法的血栓检出情况,总结分析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 CEUS在腋静脉和肱静脉处的血栓检出例数多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可对存在彩色外溢、低流速下无明显血流信号、临床症状严重等PICC相关性血栓可疑者做出进一步诊断,明确血栓形成情况.结论 对于临床怀疑PICC相关性血栓但常规超声难以确诊者,可进一步实施CEUS检查,其过程安全,结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陈江琼张杰康楠肖明胡芳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栓
活性氧在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模型,并探讨活性氧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3组。试验组根据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采用臀肌下埋植铁片,外置磁铁循环压迫法,建立3期压力性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埋植铁片,不做压迫;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成模后HE染色对比3组病理表现、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试验组血清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MDA含量和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上述两组(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活性氧,是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闫常帅张杰罗光泽肖明胡芳
关键词:活性氧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