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夏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耳部皮肤原位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耳皮肤原位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耳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0例外耳c SCC患者男女比为4∶1,平均年龄66.9岁,中位年龄71岁。23例耳廓c SCC,7例外耳道c SCC。镜检:22例(73.3%)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 SCC);8例(26.7%)为原位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SCCIS),其中2例可疑浸润。浸润癌中,19例为混合型c SCC,伴一种或多种特殊组织学亚型,其中10例伴棘层松解;8例伴梭形细胞区域;3例伴透明细胞区域;2例伴淋巴上皮瘤样癌特点;7例伴角化棘皮瘤样特点;1例与毛囊相关。外耳c SCC的首次活检确诊率约80.1%,外耳道c SCC的确诊率仅为57.1%。切缘阳性病例的局部复发率为66.7%(2/3),切缘阴性者局部复发率为10%(2/20)。20例随访病例中,2例(10%)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5%)肺转移,5例(25%)死亡。结论外耳c SCC的组织学形态多样,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确诊需密切联系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外耳c SCC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直径≥2 cm、浸润软骨、累及颅骨、分期较晚和切缘阳性等。
- 黄思夏柳剑英苏静梅放高菲郑杰廖松林
- 关键词:耳肿瘤鳞状细胞癌病理学
- 乳腺叶状肿瘤的分级指标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常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我国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分级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1999至2013年的8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资料,按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提供的6个组织学指标进行分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指标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48例(57.8%)、24例(28.9%)和11例(13.3%)。72例随访病例的局部复发率为20.8%(15/72),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5%(7/40)、22.7%(5/22)和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1/22)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和3例(3/10)恶性叶状肿瘤均于术后5年内发生肺或骨转移。6个组织学指标中,仅间叶细胞核分裂象、间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与叶状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01和P=0.006)。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间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可作为叶状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对危险度为6.40(P=0.018,95%CI=1.378~29.732)。结论 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的6个组织学指标对于提示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其中间叶细胞核分裂象增多或间叶性肿瘤细胞重度异型性的乳腺叶状肿瘤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因此在对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分级时,应更关注这2个组织学指标的意义。
- 贾翠梅放柳剑英赵红梅雷玉涛苏静黄思夏郑杰由江峰
- 关键词:乳腺肿瘤叶状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