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脏
  • 5篇运动锻炼
  • 5篇慢性
  • 5篇康复
  • 4篇心脏康复
  • 3篇心力衰竭
  • 3篇整体管理
  • 3篇衰竭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介入
  • 3篇康复治疗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肺功能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心脏康复治疗
  • 2篇运动疗法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作者

  • 10篇孙晓静
  • 9篇张振英
  • 5篇冯静
  • 4篇许志萍
  • 3篇孙兴国
  • 3篇席家宁
  • 3篇刘艳玲
  • 1篇姜立清
  • 1篇郄淑燕
  • 1篇李艳芳
  • 1篇汪杰
  • 1篇王丛笑
  • 1篇宋德军
  • 1篇张娜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康复锻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运动康复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2周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术后12周峰值摄氧量、峰值通气量、峰值功率、每搏输出量、代谢当量以及摄氧效率斜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增加,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2周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给予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孙晓静姜立清张振英冯静刘艳玲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肺功能生活质量
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观察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血氧饱和度(SaO_(2))]、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FVC、FEV1、FEV1/FVC、SaO_(2)、SV、LVEF水平较高,LVEDD、LVESD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4个月SGRQ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随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具有改善心肺功能的价值,并能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杨澄孙晓静张振英张柳许志萍王立中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肺功能生活质量
个体化精准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再提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精准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再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运动组(n=10)。全部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除运动康复之外的常规治疗指导;运动组患者进行12周个体化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介入前、介入后2周、康复后12周分别评估患者标准化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MWD)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CPET,运动组患者完成12周全程运动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显示,介入前和介入后2周,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CPET指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12周后,运动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峰值摄氧量(ml/(min·kg))、氧脉搏(ml/beat)和6MW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康复治疗12周后,运动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pred)、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kg)、%pred)、峰值氧脉搏(ml/beat)和6MWD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介入后2周比较,无氧阈(ml/(min·kg))和峰值摄氧量(ml/(min·kg))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康复12周后无氧阈(ml/min)和峰值氧脉搏(ml/beat)较介入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ET指标与介入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个体化运动康复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运动康复是介入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推广。
张振英孙兴国孙晓静孙晓静冯静席家宁台文琦刘方张也刘艳玲刘艳玲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运动锻炼心脏康复
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的CHF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运动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运动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12周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评估康复治疗前和12周康复治疗后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运动组患者二氧化碳排出通气当量最低值[(31.7±3.4)vs(35.1±4.9),P<0.05]、二氧化碳排出通气当量斜率[(28.8±3.7)vs(32.8±5.1),P<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峰值摄氧量[(18.3±5.1)ml/(min·kg)vs(12.7±2.6)ml/(min·kg),P<0.01]、摄氧通气效率峰值平台[(38.2±6.5)vs(33.2±5.7),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运动组患者6MWD[(485.0±70.3)m vs(395.9±72.0)m,P<0.01]、LVEF[(42.5±6.5)%vs(38.2±4.8)%,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QOL评分[(12.4±6.2)分vs(38.5±12.0)分,P<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可显著改善CHF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通气效率的改善参与了患者整体功能的提高。
张振英王立中孙晓静张柳许志萍杨澄李艳芳
关键词:肺通气身体耐力整体管理
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线粒体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线粒体标志物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及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 d,检测心肌做功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清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水平;随访治疗后6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ei指数、LVEF、6MWD、ADL评分、血清TFA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57、4.604、13.003、4.804、8.336,P<0.05),观察组的MLHFQ评分及血清CF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3、7.967,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515、5.460,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线粒体标志物是与之相关的可能分子机制。
孙晓静王立中张振英张柳许志萍杨澄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体外反搏心脏康复线粒体功能
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5
2019年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患者48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2例):进行除运动锻炼治疗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医院功率车组(12例)和家庭功率车组(12例):患者分别在医院和家庭内进行功率车锻炼;家庭普通运动组(12例):家庭内运动,运动方式可采用游泳、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方式.三组运动组患者采用12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运动心肺功能、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6minutewalkingdistance,6MWD)、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评分等.结果12周康复治疗后,医院功率车组、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19.5±4.4)ml·min^-1·kg^-1、(18.5±3.1)ml·min^-1·kg^-1、(17.0±1.9)ml·min^-1·kg^-1比(13.2±2.0)ml·min-1·kg^-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4.6±3.9)%、(44.3±8.7)%、(43.6±5.0)%比(37.8±5.7)%,P<0.05]和6MWD[(502.6±95.8)m、(482.1±54.5)m、(448.4±51.6)m比(383.5±77.1)m,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QoL评分[14.8±7.9、12.9±6.8、19.1±8.7比43.2±10.8,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显示,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医院功率车组降低(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12周康复管理后,医院、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WD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家庭运动康复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包括功率车和普通运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家庭康复作为心脏康复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张振英王立中席家宁孙晓静冯静孙兴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疗法康复家庭
门诊和住院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门诊运动康复和住院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患者36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分为3组:对照组(n=12):进行除运动锻炼治疗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住院运动康复组(n=12)和门诊运动康复组(n=12):患者在我院分别住院或门诊进行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功率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负荷,30 min/d,每周5 d,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评分等。结果:所有CHF患者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CPET,运动康复组患者安全完成全程12周运动康复。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和QoL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住院和门诊运动康复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pred)、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kg),%pred)、峰值氧脉搏(ml/beat)、峰值功率(W,%pred)、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较对照组升高(P<0.05),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门诊运动康复组和住院运动康复组之间比较,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和QoL评分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运动康复组和门诊运动康复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kg),%pred)、峰值氧脉搏(ml/beat,%pred)、峰值功率(W/min、%pred)、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WD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门诊运动康复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与住院运动康复效果无明显差异。门诊康复作为心脏康复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冯静孙晓静刘艳玲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疗法康复门诊
八段锦联合有氧踏车对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9
2020年
目的:探讨八段锦训练联合有氧踏车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ercutaneous oronary interventio,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PCI后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训练联合有氧踏车训练,一次训练包括30 min有氧踏车、28 min八段锦训练,3次/周(周一、三、五),持续12周。结果:术后第13周,实验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7)评分(3.23±1.72)及病例健康问卷(PHQ-9)评分(3.75±1.15)明显低于术后第1周GAD-7评分(4.68±2.86)及PHQ-9评分(4.93±2.7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周实验组GAD-7评分与PHQ-9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峰值摄氧量(19.84±1.12)ml·min^-1·kg^-1、峰值氧脉搏(12.91±0.72)ml.次^-1、无氧阈摄氧量(12.75±1.21)ml·min^-1·kg^-1、无氧阈代谢当量(4.68±0.56)METs,均明显高于术后第1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差值与对照组差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八段锦训练联合有氧踏车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
孙晓静张剑梅王立中张振英张柳冯静
关键词:八段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运动处方
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脏外科术后4~8天患者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15)患者进行除运动锻炼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运动组(n=15)患者采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同步6 min步行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2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院内康复管理。康复前、后分别评估无创心输出量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超声心动图、血浆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等。结果2周康复治疗后,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无创心功能指标(每搏量、每博指数、心脏指数)、6MWD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康复治疗前,运动组和对照组患者无创心功能指标以及BNP、6MWD、心脏超声、Barthel指数等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康复2周后运动组患者每搏量[(57.9±12.2)ml比(48.7±10.9)ml,P<0.05]、每博指数[(33.7±7.7)ml/m^(2)比(28.3±5.2)ml/m^(2),P<0.05]和6MWD[(442.2±71.8)m比(373.5±70.9)m,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运动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显著改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心脏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可以同步6 min步行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有效评估心功能和运动康复效果,为临床运动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张振英王立中孙晓静张柳许志萍杨澄张娜
关键词:运动锻炼心脏手术整体管理
局部振动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物理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单次局部振动肌肉刺激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物理特性及肌电信号的影响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时长。方法筛选符合人选标准的颈肩疼痛患者34例,应用局部振动肌肉刺激仪对斜方肌和肩胛内侧缘进行治疗,每个部位治疗30S,重复3~5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h和治疗后6h,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MyotonPRO数字化肌肉功能评估系统评估患者双侧颈肩部上斜方肌的肌肉状态,包括F一振动频率、D-振幅的对数衰减值、S-动态硬度;采用Noraxon16通道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双手上举时上斜方肌的sEMG信号,取时域指标积分肌电值(IEMG)、平均肌电值(AEMG)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并比较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肌电信号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即刻患者的F、D、S值(12.55±2.13、0.94±0.16、200.70±55.38)及治疗后2h患者的F、D、s值(12.83±2.22、0.99±0.16、205.80±57.80)均较患者治疗前(15.24±3.22、1.14±0.20、265.50±78.57)明显降低(P〈0.05),VAS评分亦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6h与治疗前比较,F、D、S、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上肢上举过程中,治疗后即刻疼痛侧上斜方肌的AEMG(88.50±19.09)较治疗前(48.24±13.41)显著升高(P〈0.01),IEMG(404.40±190.04)和MF(0.15±0.15)仍明显高于治疗前(171.00±47.64、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患者的AEMG(79.28±18.18)和IEMG(383.20±191.07)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M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AEMG、IEMG和M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局部振动治疗可以降低颈肩痛患者颈肩部肌肉的硬度�
郄淑燕王丛笑孙晓静汪杰宋德军
关键词:颈肩痛表面肌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