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矫治术后早期结果分析 郑林 王旭 潘沱 李丹 王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围术期因素及ICU治疗策略 目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是一种右心旁路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双心室矫治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取得了很好的近远期疗效。TCPC手术效果的持续改善,除与改进下腔静脉与肺动脉的连接方法,以及采用分期手术有关... 郑林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围术期 ICU 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快速康复治疗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婴儿期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术后患儿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年龄小于1岁TOF根治术病例156例。FT的定义为患者从手术室回PICU后24小时内撤离呼吸机。按照此定义,将患者分成FT组与非FT组。结果总体达到FT治疗比例为71.8%。FT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P<0.05)。二元logestic回归分析发现右室压/左室压(RVP/LVP)大于60%、高LAP是FT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T对于大多数婴儿期TOF根治术后的患儿是可行的。RVP/LVP比值、LAP是影响FT治疗的风险因素。 曾敏 魏嵬 郑林 李守军 闫军 李霞 鲁中原 王旭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 法洛四联症 快速康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状况评估及其与术后预后的关系 郑林 王旭 潘沱 李丹 王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特点、转归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 423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畸形矫治术患儿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11例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为0.46%,11例感染患儿中死亡6例;术后ICU停留中位时间25d,机械通气中位时间429h;二次气管插管8例,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4例,使用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7例;术后合并其他细菌感染8例,其中多重感染5例。结论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低,但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 张燕搏 王旭 李守军 刘晋萍 王强 郑林 韩菁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 体外循环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状况评估 及其与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以及分析其与术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先心病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先心病规范化营养风险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郑林 王旭 潘沱 李丹 王巍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矫治术后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我院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治疗早期结果,并总结此类疾病早期治疗经验. 方法:选取 2012-01 至 2016-012 我院小儿外科中心收治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手术患儿共 65 例,男性 37 例,女性 28 例,收集患儿术前心功能指标,术前一般资料,术后超声,术后呼吸机时间、ICU 滞留时间等术后相关指标.对所有 65 例患儿按术前射血分数 30% 分组,EF<30% 患儿 26 例,其余为 39例,比较两组间相关监测指标的差异. 郑林 王旭 潘沱 李丹 王巍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危重状态的识别及治疗策略 202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危重状态的识别及针对危重状态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的收治新生儿手术患儿60例,其中53例接受手术治疗,5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手术新生儿中位年龄14 d,男37例,女16例。以术前出现危重状态分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新生儿中,术前出现危重状态14例,未出现危重状态39例。两组新生儿术前体重、手术年龄无明显差异,危重组新生儿术前调整时间显著多于非危重组新生儿[(3.5±2.2)d,(1.2±2.5)d]。危重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多于非危重组[(382.6±262.8)h,(187.0±260.2)h]。危重组新生儿ICU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非危重组[(23.5±12.8)d,(12.8±12.9)d]。两组新生儿在术后死亡率、渗漏、二次插管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危重组新生儿术后延迟关胸发生率明显多于非危重组。结论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出现危重状态将影响预后,术前危重状态出现概率与年龄不相关,做好术前危重状态评估和系统调整策略尤为重要。 郑林 周宇子 王澎 曾敏 胡静 王旭关键词:新生儿 危重症 临床预后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方法。 杨菊先 王旭 李守军 闫军 李胜利 曾敏 段雷雷 李霞 鲁中原 杨雪芳 刘立伟 郑林 王晓峰血栓弹力图评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凝血异常现况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的流行病现况。方法依据先心病有无左向右或双向分流且血氧饱和度≤90%,将661例患儿分为紫绀组和非紫绀组,并按照年龄<1岁,1-3岁和≥3岁进行亚组分析。术后常规进行TEG检测比较主要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先心病患儿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高达46.3%,其中,血小板功能低下发生率43.7%占主要原因,其他凝血异常发生率如纤维蛋白原缺乏13%和凝血因子缺乏4.2%。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患者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63.4%显著高于非紫绀组39.7%,且凝血因子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均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亚组分析显示,<1岁患儿凝血异常风险相对于其他年龄组患儿增加,但紫绀患儿在1-3岁时纤维蛋白原功能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发生率反而更高。结论先心病患儿心脏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血小板功能低下是主要原因。低龄和紫绀可能是术后凝血异常的高危风险因素,其次较大紫绀儿童的凝血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李丹 郑林 李霞 鲁中原 王旭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先天性心脏病 凝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