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143/145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croRNA(miRNA)-143/14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SD大鼠模型异位囊肿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移植的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模型,并在病理组织学水平进行鉴定,选取18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阴性对照组(n=6)、miR-143/145类似物组(n=6),分别予以相应的处理,最后剖腹探查,用游标卡尺测量SD大鼠内异症模型异位囊肿的大小,比较3组间异位囊肿体积的差异,并比较3组间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SD大鼠内异症建模成功率为84%;异位囊肿体积差异:治疗后空白组囊肿体积大小为(16.38±4.19)mm^3,阴性对照组为(21.14±0.51)mm^3,miR-143/145类似物组为(5.91±1.91)mm^3,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143/145类似物组与阴性对照组比囊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变化: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异位病灶病理组织学形态相似,而阴性对照组与miR-143/145类似物组相比,腺体数量减少,腺体萎缩,间质细胞排列杂乱。结论:miR-143/145可以使内异症的异位病灶萎缩而达到治疗效果。
- 梁宗文赵渊项军淼张安琪余丹扬段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 miR-30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检测miR-30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miR-30b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获取的2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理组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15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子宫内膜组。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miR-30b的表达量。培养人原代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SCs),5-乙炔基-2′-脱氧尿苷掺入(EdU)法来检测miR-30b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根据starBase 2.0软件预测与miR-30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使用qRT-PCR初步验证该lncRNA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量及与miR-30b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建造子宫内膜异位症SD大鼠模型,在活体实验水平,使用miR-30b的模拟物来验证miR-30b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囊肿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EN)相比,miR-30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C)中的表达显著下降。miR-30b的外源性过表达抑制了HESCs的增殖能力,同时,下调miR-30b的表达量可促进HESCs的增殖能力。StarBase 2.0软件预测lncRNA OIP5-AS1与miR-30b有多个结合位点,与正常内膜比较,lncRNA OIP5-AS1在异位内膜中表达上调,且与miR-30b的表达量呈负相关。此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大鼠模型中,miR-30b模拟物显著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囊肿的生长。结论miR-30b在异位子宫内膜中低表达且抑制HESCs的增殖能力,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潜在的治疗靶点。
- 黄敏徐超逸陈海燕朱旦华梁宗文段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增殖SD大鼠
- miR-200c通过EMT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研究
-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简称内异症,定义为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是,到目前为止EMs的发病机制未明,关于EMs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但...
- 梁宗文
- 关键词:微小RNAS上皮间充质转化
- 文献传递
- 血清CA-125、HE-4及NLR、PL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18例(EMS组),选取同时段健康体检女性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血清中CA-125、HE-4及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分别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分析上述四个标记物的表达及其之间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四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CA-125、HE-4和NLR、PLR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A-125和NLR水平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加重而升高(P<0.05)。四指标单独回归模型中ROC曲线下面积(AUC)是CA-125(0.927)最高,NLR单独诊断的面积最小(0.628),CA-125、HE-4及PLR的联合回归模型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时的面积。结论CA-125、HE-4和NLR、PLR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潜在应用价值,CA-125和NLR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发展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联合CA-125、HE-4和PLR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邱衎梁宗文王丹菡徐肖文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输卵管/附件切除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优势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在施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措施基础上,对比经阴道单孔、经脐单孔和传统腹腔镜三者在子宫输卵管/附件切除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并施行三种腹腔镜下子宫输卵管/附件切除术的11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围手术期均施加了ERAS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和48 h疼痛评分,以及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发热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切口美观度评分。附加指标包括首次排尿时间和尿潴留、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发生率。结果:经阴单孔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最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最短,住院时间最短,术后24 h及48 h疼痛评分最低(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单孔组切口美观评分最高(P<0.05),术后排尿情况不劣于其他两组。结论: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患者术后下床早,疼痛轻,排气早,出院早,恢复快,切口美观度高,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相比更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 朱家玮朱莉梁宗文陈赛玲赵曼曼方楠王芳段萍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
- 紫铆因改善化疗损伤卵巢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化疗所诱导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紫铆因)和紫铆因组,每5天测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泡发育和各级卵泡计数;Elisa法检测雌激素、孕激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化疗组大鼠体重、卵巢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则明显高于化疗组。化疗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联合治疗组阴道细胞涂片表现为规律的动情周期。化疗组卵巢结构破坏,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窦状卵泡均少于其他三组。联合治疗组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化疗组,FSH水平显著低于化疗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化疗组Sirt1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反,联合治疗组的Sirt1蛋白水平高于化疗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低于化疗组。结论紫铆因可以改善化疗对大鼠卵巢功能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 张琼梁宗文张安琪卢晓声朱望爱胡越
- 关键词:化疗卵巢SIRT1凋亡
- miR-631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微小RNA-631(miR-631)的表达量与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miR-631对EOC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对成瘤体积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提取570例EO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应的miR-631的相对表达量,由X-tile软件计算出miR-631相对表达量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此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miR-631高表达组和miR-631低表达组,再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miR-631表达量在EO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挑选miR-631低表达的EOC细胞株A2780、COV504和miR-631高表达的细胞株ES2和SKOV3,分别上调和下调miR-631表达量,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建立裸鼠EOC模型,分为对照组和miR-631类似物组,观察2组肿瘤体积。结果: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631低表达组(miR-631相对表达量<4.78)的EO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较miR-631高表达组(miR-631相对表达量≥4.78)差(HR=0.65,95%CI=0.47~0.89,P=0.00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miR-631的表达可能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0.72,95%CI=0.54~0.97,P=0.029)。上调miR-631的表达会抑制EOC细胞的迁移,下调miR-631的表达会促进EOC细胞的迁移。在EOC裸鼠模型中,上调miR-631会减小EOC体积。结论:miR-631的低表达可能预示着EOC患者预后较差,上调miR-631可以抑制EOC细胞的迁移,并且可以显著地减小肿瘤体积,可能对EOC有治疗意义。
- 余丹扬梁宗文徐超逸颜林志陈枫朱家玮段萍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预后迁移
- 磷脂酰肌醇3-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mTOR)抑制剂BEZ235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任何药物刺激)、BEZ235组(100 nmol/L)、SAHA组(10μmol/L)、联合给药组(BEZ235 100 nmol/L+SAHA 10μmol/L)。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蛋白、Bax蛋白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对照组、BEZ235组、SAHA组及联合给药组宫颈癌HeLa细胞OD值分别为(0.77±0.05)、(0.62±0.05)、(0.60±0.04)、(0.45±0.05)。与对照组比较,BEZ235组、SAHA组及联合给药组宫颈癌HeLa细胞OD值均显著降低(t=5.959,P<0.05;t=7.690,P<0.05;t=13.280,P<0.05)。与BEZ235组和SAHA组比较,联合给药组宫颈癌HeLa细胞OD值均显著降低(t=7.187,P<0.05;t=6.631,P<0.05)。BEZ235组和SAHA组宫颈癌HeLa细胞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对照组、BEZ235组、SAHA组及联合给药组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2±0.34)%、(13.11±0.67)%、(18.36±0.75)%、(30.46±1.10)%。对照组、BEZ235组、SAHA组及联合给药组bcl-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06)、(0.47±0.05)、(0.40±0.04)、(0.20±0.04),Bax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0.03)、(0.46±0.05)、(0.67±0.05)、(0.82±0.05)。对照组、BEZ235组、SAHA组及联合给药组p-AK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08)、(0.72±0.07)、(0.54±0.07)、(0.22±0.05),p-mTO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06)、(0.43±0.07)、(0.61±0.08)、(0.16±0.05)。结论 PI3K/mTOR抑制剂BEZ235、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单独或联合应用能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具有协同效应,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有关。
- 黄敏潘镏镏梁宗文夏露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
- 长链非编码RNA CasC7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asC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宫颈癌芯片GSE9750中lncRNA CasC7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细胞)、宫颈癌细胞(SiHa、CaSki和HeLa细胞)中lnc RNA Cas C7的表达量,并分析CasC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CCK-8实验检测下调CasC7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lncRNA CasC7在宫颈癌组织以及CIN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中高(P<0.01)。与H8细胞相比,CasC7在Si Ha、CaSki和HeLa细胞中的表达量均较高(P<0.05)。临床数据分析显示,CasC7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下调Cas C7的表达能抑制SiHa、CaSki和HeLa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lncRNA CasC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起促癌基因的作用。
- 严德文胡盈盈梁宗文项军淼余丹扬段萍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宫颈肿瘤细胞增殖
- 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术后给予12~24个月随访,统计一般资料、手术及妊娠情况,并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发现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91例,自然妊娠率73.39%。单因素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与年龄、月经来潮持续时间、临床病理类型、r-AFS分期、术后应用GnRH-a、合并妇科炎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5岁、月经来潮持续时间<3d、临床病理类型、r-AFS分期、术后应用GnRH-a、合并妇科炎症为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月经不规律、术后未辅以药物治疗及合并妇科炎症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然妊娠率的重要因素,需实施针对性干预治疗,以改善术后妊娠结局。
- 陈海燕淮丽梁宗文黄秋穗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妊娠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