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煊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高校附属医院的职工队伍是党组织队伍的优秀后备军。研究探索了适合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体系,对入党积极分子从4个维度9个方面设计和构建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践,问卷调查评估该模式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合理性,结合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和建议,初步探索出适合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模式。
- 张煊孟妍何媛
-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国内女性生殖健康问题突出,微信公众平台为女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公立医院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应以打造集就诊功能与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专业微信平台、建设专门的人才队伍、完善激励体制作为关键要素,并通过线上与线下模式的结合、智能科普机器人与用户进行互动、及时的沟通反馈、"融媒体"资源的继续传播等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推广运用。
- 张煊沈艳何媛王珏
- 关键词:女性生殖健康健康教育
- 党支部量化考核在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探索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了进一步探索党支部量化考核在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应用,本文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展党支部量化考核实践为例,结合医院党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指标,规范、细化对党支部的管理和考核,构建"支部基本建设"等18个一级指标、"年度计划及总结"等33个二级指标、"年度计划及总结"等37个三级指标的党支部量化考核体系,以提升党支部委员会工作积极性、规范性和影响力。党支部量化考核在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和促进党支部活动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张煊梁倩倩陈洁
- 关键词:党支部基层党组织
- 未婚女性流产后关爱服务中的微信干预效果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未婚女性流产后关爱(PAC)的微信干预效果。方法:纳入836例计划行人工流产未婚女性,209例妇女对照组提供常规PAC服务,其余除常规PAC服务外,分别在术后1月(干预1组)、3月(干预2组)、6月(干预3组)再次行微信PAC服务。所有入组女性人工流产前基线调查,流产术后1、3、6、12个月问卷调查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结果。微信干预的3组人工流产后1、3、6个月避孕问题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PAC服务后效果评估(44.9%、49.7%、69.8%)高于对照组(38.3%)(P<0.05)。结论:微信干预能促进PAC服务效果,增加未婚女性对人工流产和避孕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巩固。
- 诸葛听钟颖杨卫萍张煊刘素萍
- 关键词:人工流产服务干预避孕知识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院品牌建设被引量:4
- 2017年
- 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泛同质化的局面。各种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以及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对医院的品牌建设提出挑战。文章通过对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分析精准传播在医院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社会知名度中的作用,并由此作出延伸,探究新媒体手段在公立医院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 沈艳王珏何媛张煊李敏
- 关键词:新媒体
- 精准科普分娩镇痛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推广分娩镇痛这一新兴医疗技术,提高社会知晓率和接受度,开展分娩镇痛科普工作。针对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极低、科普渠道与科普目标人群不匹配、科普内容和形式陈旧等问题,制定分娩镇痛精准化科普策略并开展科普实践,精准定位与医务人员、大众和孕产妇三大群体相匹配的科普渠道,并精准推送不同形式、不同知识点的科普内容,满足三类群体的个性化科普需求。精确瞄准科普“守门人”,确保科普渠道畅通多元触达科普“分享者”,重视人际传播效应精准化区分科普内容,识别不同科普需求组建跨专业科普团队,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最终通过精准科普的实践有效提升科普效率,并提高分娩镇痛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
- 杨晨张煊黄绍强王珏
- 关键词:分娩镇痛
- 从内容叙事到传播渠道:医学科普的传播策略探析--以《宫颈癌和它的宿敌》为例
- 为了改变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医学科普传播不利的局面,本研究以加强内容叙事和渠道整合为突破点,通过主人公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定、宫颈癌防治知识体系的重塑和诱惑性细节的设置,创作五集宫颈癌科普系列动画,并制作动画周边产品。通过精...
- 张煊王珏华克勤
- 新媒体时代下女性生殖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2019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科普创作改革创新以来的所有推文,总结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方法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自带的数据内容分析功能,从受欢迎程度、二次传播效果、互动性、吸粉能力4个方面对164篇科普文章的体裁、专业话题、标题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在受欢迎程度上,不同体裁、专业话题、标题类型文章的阅读量、打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二次传播效果上,不同体裁、标题类型文章的分享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文章专业话题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互动性上,不同体裁、标题类型、专业话题文章之间的在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吸粉能力上,只有不同体裁文章之间的阅读后关注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文专业话题的选择、标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阅读率这一评价指标上,纯图文和漫画视频类文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漫画视频类文章的100%阅读率明显优于图文类文章,整体阅读体验更好。对样本中阅读量前20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妇科检查、同房、宫颈癌相关题材科普居多,且文章内容多有关两性教育、私密保健,精准指导女性呵护生殖健康。结论 涉及两性健康教育类的文章阅读量高,是女性生殖健康科普中受欢迎的类型。女性生殖健康科普创作不应是泛泛而谈,应当在体裁、标题类型、专业话题选择各个层面深耕细作,抓住受众阅读偏好。对于女性受众而言,即便是科普文章,掌握好情感表达,更有助于互动和二次传播。
- 李妙然孟妍张煊华克勤沈艳
- 关键词:生殖健康女性新媒体健康教育
- 基于医生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妇幼健康教育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医生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妇幼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某医生的“恩哥聊健康”微信公众号2019年8月19日至2020年10月10日有实质内容的推文255篇,按照推文的主题分为科普组219篇和人文组36篇;利用微信公众号管理后台自带的用户分析和图文分析等功能获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科普组阅读后关注率显著高于人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7,P<0.001),但阅读量、点赞+在看数、分享数、每次分享带来阅读量、打开率、读完率、点赞+在看率、分享率和留言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普组中,一般科普的点赞+在看数、读完率、点赞+在看率和留言数均显著高于热点科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081,P=0.048;F=4.936,P=0.008;H=7.884,P=0.019;H=13.258,P=0.001)。结论互联网+医生个人微信公众号应人文与科普并重,在做好科普的同时给予受众心理关怀和情感支持。不盲目跟风,把握个人节奏,发挥医生所长,深耕内容本身。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空间局限,正文字数凝练,丰富呈现形式。
- 张煊邹世恩陈洁
-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幼健康医生
- 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分析——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探索女性生殖健康科普传播新途径,本研究基于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定期推送女性健康教育科普,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普好声音"活动,并开发"AI"实时互动机器人系统。对323例微信订阅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对医院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满意度、知识获取率、知行转化率均较高,参与"科普好声音"活动的用户比未参与的用户在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行转化上表现更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弥补了公立医院在就诊前、就诊后的预防、保健和预后的不足,应进一步深入开展。
- 张煊王珏沈艳何媛
- 关键词:女性生殖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