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是基因扩增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基因扩增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实验室人员、试剂耗材、环境和设施、仪器设备、室内质控、防污染措施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
- 周林刘毓玲欧阳焱黎占巧英
- 关键词:室内质控
- 芪黄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细胞相关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观察芪黄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对细胞相关因子和外周T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影响。方法 将90例IT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ITP出血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比较2组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PD-1/PD-L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39/45),复发率10.26%(4/3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31/45),复发率29.03%(9/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TP出血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PLT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PAIgG、PAIgM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PAIgG、PA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FN-γ、IL-17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TGF-β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IFN-γ、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TG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CD4^(+)PD-1^(+)、CD8^(+)PD-1^(+)、CD4^(+)PD-L1^(+)、CD8^(+)PD-L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CD4^(+)PD-1^(+)、CD4^(+)PD-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芪黄汤治疗ITP,可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PD-1/PD-L1信号表达水平进而改善免疫平衡相关。
- 周林戴燚刘毓玲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 免疫组化室内质量控制与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一类隶属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免疫组织化学试剂重新分类标准》的Ⅱ类抗体(如雌激素ER、孕激素PR以及HER-2等)的检测已成为乳腺癌治疗药物选择的重要指标。本文仅以HER-2单项指标为代表,对本科室免疫组化进行质评。
- 刘毓玲张锋周林马华玲
-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HER-2化学试剂免疫组织
- 芪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芪黄汤联合激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芪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血小板压积(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升高、CD8^(+)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LT、PCT升高,MPV、PAIG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LT、PCT高于对照组,MPV、PAI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汤联合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ITP患者免疫异常情况,抑制血小板抗体,提高血小板计数,效果满意。
- 孙立根周林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计数芪黄汤激素
- 感冒退热合剂治疗风热型感冒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感冒退热合剂治疗风热型感冒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120例风热型感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感冒退热合剂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120例患者中,6例在治疗过程中服用解热镇痛药被剔除,2例未能联系失访,最终完成观察病例112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CD19^+、NK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冒退热合剂通过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对治疗风热型感冒疗效显著。
- 周林喻灿刘毓玲陈奕雯
- 关键词:风热型感冒双黄连口服液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
- miR-122和miR-144-3p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122和miR-144-3p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6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122和miR-144-3p的表达情况,比较二者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以肾细胞癌组织中miR-122、miR-144-3p的表达水平平均值作为分界,将46例患者分为miR-122低表达和miR-122高表达、miR-144-3p低表达和miR-144-3p高表达,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miR-122和miR-144-3p的表达情况。结果miR-122和miR-144-3p在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miR-122、miR-144-3p低表达百分率分别与miR-122、miR-144-3p高表达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临床分期患者miR-122、miR-144-3p低表达百分率分别与miR-122、miR-144-3p高表达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2和miR-144-3p在不同TNM分期、临床分期的肾细胞癌患者中表达存在差异,可能在肾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祝金波王敏周林刘毓玲
- 关键词:肾细胞癌MIR-122肿瘤标志物
- 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平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CF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疲劳评定量表(F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统计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35/4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AI、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调神”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CFS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疲劳、焦虑状态,促进Th1/Th2平衡。
- 万敏周林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疗法调神法焦虑
- 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29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年龄超过60岁,入院后2h内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术后随访30d监测期间发生MACE的情况,根据NT-proBNP和cTnI水平分为NT-proBNP低危组,NT-proBNP高危组,NT-proBNP和cTnI高危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后30dMACE发生率。结果NT-proBNP高危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NT-proBNP低危组(P<0.05);NT-proBNP和cTnI高危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NT-proBNP低危组和NT-proBNP高危组(P<0.05)。结论血浆高水平NT-proBNP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30d发生MACE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cTnI检测,可进一步提高NT-proBNP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 周林刘毓玲欧阳焱黎喻灿祝金波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环保透明剂在湖北省室间质控活动中的应用
- 2019年
- 病理常规组织技术离不开透明剂的使用,二甲苯以其优良的透明效果,一直被作为透明剂的标杆,但苯具有致癌性,且属于苯环芳香烃,化学性状对机体危害大,废液对环境也有污染隐患。现阶段新型环保透明剂逐渐将二甲苯取代,但其透明、脱蜡效果均低于二甲苯。本实验室近两年借助湖北省室间质量控制活动,调整环保透明剂的作用条件,优化本实验室SOP文件,提高使用环保透明剂的病理常规组织技术。
- 刘毓玲周林禹红
- 关键词:二甲苯HE染色质控
- 消肿散洗剂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初步实验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消肿散洗剂对大鼠创面模型的愈合作用。方法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消肿散洗剂组)、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和空白组(生理盐水组)。造模后记录第3、7、14、21天的创面愈合率;第3、7、14天检测创面组织血管生成素(AngI、AngII)的表达水平;在第7天检测创面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第3天三组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第14天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第21天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组(P<0.05),与对照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ngI、AngI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空白组(P<0.05);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ngI、AngI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空白组(P<0.05);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ngI、AngI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空白组(P<0.05)。造模后第7天实验组的IL-1β、IL-6的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而IL-10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消肿散洗剂可协调炎症因子平衡,促进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可快速愈合创面。
- 曾华方楠冯上新孙妍婧周林郑勇
- 关键词:SD大鼠创面愈合炎症因子血管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