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手术室
  • 7篇护理
  • 4篇手术室护理
  • 2篇修补术
  • 2篇食管裂孔
  • 2篇食管裂孔疝
  • 2篇食管裂孔疝修...
  • 2篇术期护理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裂孔
  • 2篇裂孔疝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带教
  • 1篇带教工作
  • 1篇多元化教学
  • 1篇多元化教学模...

机构

  • 10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0篇赵叶
  • 4篇李韶玲
  • 3篇马建惠
  • 2篇张丽
  • 2篇海燕
  • 2篇马晓婷
  • 2篇韩琦
  • 1篇刘辉
  • 1篇赵丹丹
  • 1篇杨晓雪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华胃食管反...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清创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清创车,包括箱体、头枕块、垫脚块、靠背垫、导杆、靠垫调节部件、引流部件、污水收集盒、万向轮和开合门;箱体为长方体结构,箱体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引流部件位于靠背垫的下方...
赵叶谢陆梅王畅钟玉菊
文献传递
基于无缝隙护理基础上跨科室协作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探讨基于无缝隙护理基础上跨科室协作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60例手术室患者纳入研究,用双盲法分成干预组与参考组,每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一般无缝隙护理和基于无缝隙护理基础上的跨科室协作模式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手术时长、不良反应出现指数以及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干预组与参考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大,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与参考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其中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考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出现指数低于参考组,手术时长短于参考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干预组与参考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相差不大,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程度更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在接受基于无缝隙护理基础上跨科室协作模式护理后,其身体各方面指标显著改善,显著缩短手术时长,促进护理质量提升,让患者获得高质量生活,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出现风险。
徐文韩琦赵叶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日目标及反思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研究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日目标及反思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56例参与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护生,研究组使用日目标及反思教学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模式,对比组间数据。结果 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明显更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带教效果明显更高,综合素质的分值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日目标及反思教学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赵叶马建惠
'等级医院复审'中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总结质量建设、质量监察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新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包括质量建设,质量监察评价,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护理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种科学的质量促进手段,它会使护理质量呈良性循环不断上升.
李韶玲赵叶海燕
防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包括软垫,所述软垫的一侧均匀嵌入固定有多个魔术贴钩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气囊的一端配套设置有封堵机构,并利用封堵机构和充气机构配合使用便于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
杨晓雪王超赵丹丹李韶玲海燕刘辉赵叶马晓婷张丽
手术室输血闭环式信息化模块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监管手术室输血过程,完善医院手术室全程信息化管理。方法:借助医院现有信息化平台资源,申请并实施手术室输血信息化模块的闭环式管理。结果:将输血管理制度及重点监管环节引入信息化管理流程,结合临床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手术室的输血信息化模块,改善了传统输血管理方式。结论:闭环式手术输血信息化模块在临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规范了手术室输血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丽赵叶李韶玲
关键词:信息化闭环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多层次、系统化教学在手术室实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简易抽样法,选取我院2022年9月-2023年2月间在手术室实习的55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手术室临床实习的62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层次系统教学模式,对两组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操作及案例分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的临床工作表现评价得分及教学表现评价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专业实习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马建惠韩琦赵叶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工作教学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本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对比优化法和常规法在术前访视中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优质护理增加了护患的融合度,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赵叶李韶玲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术前访视
快速康复理念在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概念护理,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模式。对比各护理模式下,护理效果的差异,如住院时间、肛门疲劳时间、胃管拔出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疲劳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餐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在手术期间给与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叶马建惠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分组对比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中抽取80例,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继而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8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5.21±1.25)d。护理满意度97.5%,术后不良反应率为1.3%,复发率为0.0%。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治疗的食道裂孔疝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马晓婷赵叶
关键词: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