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涛
- 作品数:41 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克氏针钢丝结合带线锚钉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20例被引量:5
- 2015年
- 锁骨远端骨折约占整个锁骨骨折的12%~15%,Neer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3型。其中,Ⅰ型骨折稳定,可行保守治疗;Ⅱ型骨折不稳定,建议手术治;Ⅲ型骨折伤及肩锁关节,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可能需切除锁骨远端以解除疼痛。对于Ⅱ型骨折治疗的内固定方式有多种选择,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锁骨钩钢板,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多,诸如肩峰下骨溶解、肩峰骨折、肩峰下撞击以及肩袖损伤等最近多有报道。
- 刘子桃江涛朱兴阳陈善创麦秀钧刘启宇苏海涛
-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NEERII型喙锁韧带克氏针钢丝带线锚钉
- 加味六味地黄汤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4例骨肉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化疗始即服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照组肌注白介素-2,二组均4周为1疗程,空白组为单纯完成化疗方案不行任何增强免疫力者,3组均在疗程前后抽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达(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NK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疗程结束后统计各观察指标。结果骨肉瘤患者化疗后CD3+﹑CD4+/CD3+﹑CD8+/CD3+﹑CD4+/CD8+、CD19、CD20、CD3+/CD16+56+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加味六味地黄汤作用于骨肉瘤化疗患者的CD3+和CD8+的分子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而CD4+的分水平及CD4+/CD8+之比有增高但不明显(P>0.05),中药对骨肉瘤患者的CD19﹑CD20的水平的也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对NK细胞的表达也有显著性的作用(P<0.05)。与IL-2比较,细胞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体液免疫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使骨肉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中药加味六味地黄汤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在体液免疫方面优于欣吉尔。
- 苏海涛黄永明许少健石宇雄徐逸生刘金文
- 关键词:加味六味地黄汤化疗骨肉瘤免疫功能
- 经皮LCP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为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方法:运用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骨折间接复位,近端采用松质骨固定,远端采用单侧皮质骨钉固定。结果:32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微创LCP钢板接骨术可明显降低骨折处血运的破坏,提高骨折愈合率,更加符合现代生物力学固定原理。
- 郭达杨伟毅苏海涛许少健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被引量:2
- 2005年
- 石仰山教授为石氏伤科的第四代传人,从医近50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石老擅长从痰湿论治一些骨伤科疾患,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骺炎、退行性膝关节炎等.
- 苏海涛林定坤
- 关键词:痰湿骨伤科牛蒡子汤
- “鸡尾酒”疗法治疗股骨近端骨囊肿1例报告
- 2004年
- 刘金文董云鹏苏海涛
- 关键词:鸡尾酒疗法外科疗法股骨近端骨囊肿
- 痰瘀阻络汤加味治疗中青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43例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名方验方治疗中青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予石氏伤科经验方痰瘀阻络汤加味治疗(牛蒡子、僵蚕、地鳖虫、丹参、独活、白芷、制南星、黄芪、天麻等),对照组36例予口服西其汀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有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
- 苏海涛石宇雄黄永明许少健
- 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5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术前评估及不同方式的治疗,对比分析各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较放、化治疗组高,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该病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石宇雄曹学伟刘金文许少健苏海涛黄永明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腿痛50例临床疗效分析
- 1996年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腿痛50例临床疗效分析李华贵,许少健,刘金文,苏海涛主题词腰腿痛/中西医结合疗法腰腿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症,其治疗方法不一,效果各异。我科从1992年4月至1993年8月收治腰腿痛病人5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效果...
- 李华贵许少健刘金文苏海涛
-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初步研究和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骨肉瘤患者手术后组织石蜡标本,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探讨骨肉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00-2009年间病理科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切片57例,其中44例骨肉瘤患者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并以此44例骨肉瘤组织切片和相关信息做为研究对象,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D31和过碘酸雪夫(PAS)双重染色,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存在与结构,结合患者临床和预后信息统计分析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性,阐述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临床44例骨肉瘤中16例(36.36%)具有血管生成拟态发生,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是发现有转移患者与无转移患者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肿瘤的大小与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骨肉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与骨肉瘤患者发生转移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拟态发生可能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易发生转移和肿瘤不断增殖,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改善,其预后比无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差。
- 黄永明黄启明徐逸生石宇雄张宗富练文兴苏海涛刘军
- 关键词:骨肉瘤临床预后因素血管生成拟态
-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改革调查问卷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将课堂重点讲授、临床实践(见习)、专科技术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七年制<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课程,通过调查问卷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新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 苏海涛许少健刘金文石宇雄郭达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