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疼痛
  • 1篇替卡松
  • 1篇气道
  • 1篇气道功能
  • 1篇气管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哮喘
  • 1篇满意度
  • 1篇孟鲁司特
  • 1篇孟鲁司特钠
  • 1篇静脉穿刺

机构

  • 3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3篇张礼梅
  • 2篇徐海瑛
  • 2篇王健
  • 1篇张燕妮
  • 1篇王甜甜
  • 1篇刘锋
  • 1篇王敏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的白介素-2、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25)、MEF50和MEF75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血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气道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锋马小苗张礼梅王甜甜王敏张燕妮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氟替卡松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CRBSI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被引量:4
2017年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CVC)在儿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擦医疗技术,也存在相关并发症,CV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管源性血行感染(CRBSI)发生率居高不下,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直接影响治疗,进而影响患儿的康复,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致患者死亡。儿童是CRBSI发生的高危人群,深入分析儿童CVC相关CRBSI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本研究就此予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徐海瑛王健张礼梅路爱华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心理干预和视听联合分散对静脉穿刺患儿疼痛及家属满意度的改善效果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视听联合分散对静脉穿刺患儿疼痛及家属满意度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患儿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合理的方案。方法选择于2015年1-6月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穿刺的患儿860例,将两个月内符合该研究静脉穿刺要求且需要接受住院治疗的患儿25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和视听联合分散措施处理组(观察组)和常规静脉穿刺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情况、疼痛指标、疼痛程度以及患儿穿刺后家属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患儿的配合率、穿刺完成时间、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及哭闹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穿刺后观察组患儿穿刺时哭闹持续时间、面容疼痛持续时间及穿刺后哭闹持续时间超过10s的病例数等疼痛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家属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和视听联合分散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在接受静脉穿刺输液时的操作性疼痛和不良反应,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高效、科学、合理及便捷的特征,对于儿科疾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海瑛王健张礼梅路爱华
关键词:心理干预静脉穿刺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