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亚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佛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发现犍陀罗语佛教写本综述
- 2017年
- 犍陀罗曾在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因文献记载不多,我们对犍陀罗佛教的了解十分有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先后发现了几批用佉卢文书写的公元1、2世纪前后的犍陀罗语佛教写本残卷,分别为大英图书馆藏品、斯尼尔藏品、斯奎因藏品、巴焦尔藏品和巴基斯坦的一个私人收藏。这些写本的内容覆盖了经、律、论、偈颂、论注、大乘经籍、史传、譬喻故事、本生故事、佛赞等各种佛教文本类型,其中有些可以在梵语、巴利语、汉语或藏语等佛教传统中找到对应的内容,有些则在其他传统完全找不到,很可能出自犍陀罗的本土创作。对这些新发现佛教写本的研究,将为我们在重建犍陀罗佛教及社会生活史、理解不同的佛教传统、厘清汉传佛教的发展脉络等问题上带来巨大的帮助。
- 庞亚辉
- 关键词:佛教佉卢文犍陀罗
- 学修相长,何以可能?——南传佛教国家现代佛教教育的问题和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泰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的佛教教育总体上看是相当成功的。尽管这些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罹患西方殖民者的侵扰,佛教信仰传统和佛教教育传统却基本得到保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旧有的寺院教育仍在延续,新兴的综合性大学对佛学研究又格外偏重,形成了既维护传统的延续,又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有所应对的局面。但在南传佛教教育中仍存在佛教世俗化的历史难题,现代性裹挟而来的多元价值也使僧侣不易看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导致还俗率居高不下,更直接造成了'戒'、'定'二学与学院教育所偏重的'慧'学的分离。纵然南传佛教教育中不乏隐忧,总体却仍走在大陆佛教教育的前面,他们在应对危机时所作的努力和提供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
- 庞亚辉
- 关键词:佛教南传佛教佛教教育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观音本生与显化传说的再审视
- 2016年
- 观音信仰在民间的兴盛与女性地位的下降大体发生在同一时期。民间传说、地方戏曲和曲艺中讲述的观音本生与显化故事,成为传播观音信仰的重要媒介。化身众多、变幻无方是观世音菩萨与其他女神、娘娘相比十分突出的一大特征。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菩萨这种"多面"形成,是佛教观念的传播与妇女信众群体的女性意识觉醒互动的结果。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在女性中间格外深入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她/他指引了一条于外低调含蓄、谨守本分,于内坚守内心、张扬个性的女性救赎策略,为天下女性提供了一种身缚枷锁而心灵自由的可能。
- 庞亚辉
- 关键词:观音女性主义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