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琦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2篇手术
  • 2篇逆行
  • 2篇缺损
  • 2篇外科
  • 2篇鼻眶
  • 1篇动脉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舌鳞癌
  • 1篇舌肿瘤
  • 1篇神经化
  • 1篇神经吻合
  • 1篇受体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鲁琦
  • 5篇刘平
  • 5篇李勇
  • 4篇赵洪伟
  • 3篇郑田
  • 3篇李显
  • 3篇季平
  • 2篇邱丽华
  • 2篇张碧
  • 2篇李颖
  • 1篇时恩来
  • 1篇张富贵
  • 1篇高立娜
  • 1篇朱露颖
  • 1篇王俊
  • 1篇邹四海
  • 1篇曾琳
  • 1篇管超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2014第八...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位于磨牙后管的下颌阻生牙1例报告
2022年
磨牙后管(retromolar canal,RMC)作为下颌管穿行于下颌骨体部的分支,其内包含神经血管束,易造成局部麻醉失败。一旦术中损伤该神经管,往往会导致术中及术后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使用超声骨刀拔除邻近RMC的埋伏阻生齿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李鹏飞鲁琦田林洪张纲
关键词:超声骨刀微创手术阻生齿
副神经化上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鳞癌缺损的初步探索
2017年
目的探讨副神经化上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鳞癌手术后舌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例经病理确诊的舌鳞癌患者,均行舌颈联合根治性颈清术,术中采用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吻合术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缺损。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未行植皮。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6个月至1年后,皮瓣呈现黏膜化,类似口腔黏膜形态,质地良好。再造舌的早期(3个月内)动度主要依靠残留舌体的运动。6个月后再造舌有明显动度,但灵活度较健侧差,患者对语言、吞咽等功能满意。结论副神经化上斜方肌肌皮瓣是修复舌鳞癌术后缺损理想皮瓣之一。
陈姚地李显鲁琦刘平李勇赵洪伟
关键词:舌肿瘤鳞状细胞斜方肌肌皮瓣神经吻合
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3年5月,收治鼻眶下缺损患者13例.男性9例,女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8岁.所有患者为肿瘤切除术鼻眶下缺...
刘平赵洪伟李勇郑田季平邱丽华李颖张碧鲁琦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轴型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
2017年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在轴型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并探讨Ca SR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构建以腹壁下浅动、静脉为蒂的大鼠轴型皮瓣,使用微动脉夹夹闭血管3 h建立轴型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随后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通过股静脉给予Ca Cl2、NPS2143+Ca Cl2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治疗。再灌注2 h和7 d后,采用计算机辅助面积测量法评估皮瓣坏死;HE染色观察皮瓣血管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Ca SR、Cleaved Case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S对照组和NPS2143+Ca Cl2组相比,Ca Cl2组皮瓣坏死率增多的同时[(14.87±1.02)%,P=0.000],TUNEL染色阳性细胞增多(2 h:46.960±1.965,7 d:48.855±3.550,P=0.000),Ca SR(2 h:0.157±0.011,7 d:0.129±0.015,PIHC=0.000;PPR-PCR=0.000)、Cleaved Casepase-3(2 h:0.101±0.020,7 d:0.098±0.011,PNS=0.046,PNPS2143+Ca Cl2=0.000)表达升高,并且Bax存在明显棕黄色染色,而Bcl-2几乎无表达。但是NPS2143+Ca Cl2组与NS对照比相比,结果刚好相反。结论:Ca SR在大鼠轴型皮瓣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具有功能性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轴型皮瓣I/R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并且抑制Ca SR表达能减轻轴型皮瓣I/R损伤。
高立娜季平王俊管超时恩来黄育萌李勇刘平曾琳李显邹四海鲁琦朱露颖张富贵
关键词:钙敏感受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轴型皮瓣
PDCA循环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被引量:9
2018年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牙槽外科、麻醉、颌面创伤、颞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唇腭裂、颌面部肿瘤等专业,临床中常与外科学、内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如何提高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疗质量和降低口腔外科门诊的医疗风险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口腔颌面外科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郑田李显李显鲁琦刘平李勇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口腔颌面外科外科门诊颞颌关节疾病门诊医疗质量
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鼻眶下缺损患者13例。所有患者为肿瘤切除术鼻眶下区缺损,病程为2个月至28年。缺损范围为2.0cm×1.2cm^4.0cm×3.6cm。术中采用同侧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修复缺损,其中10例为带蒂皮瓣,3例为轴型岛状皮瓣;皮瓣切取范围与缺损大小相近。供区直接对位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全为Ⅰ期愈合。4例因皮瓣蒂部略为臃肿,术后6~12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13例患者均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4~60个月,平均28.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颜色与受区相似,鼻外形较好,无通气障碍。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以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瓣是一种修复鼻眶下区缺损的较好方法。
刘平李勇郑田季平邱丽华李颖张碧鲁琦赵洪伟
关键词:动脉面部损伤修复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