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艳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5篇脂肪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肝硬化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脂肪性
  • 3篇祛湿
  • 3篇纤维化
  • 3篇慢性
  • 3篇活血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纤维化
  • 3篇病毒性

机构

  • 15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15篇唐艳芳
  • 11篇刘旭东
  • 5篇赵晓芳
  • 3篇刘丽
  • 3篇徐新杰
  • 3篇吕萍
  • 2篇林海
  • 2篇赵壮志
  • 1篇唐友明
  • 1篇盛庆寿
  • 1篇陈黎
  • 1篇伍民生
  • 1篇陈盛奎
  • 1篇刘旭东
  • 1篇李辉
  • 1篇刘品晶
  • 1篇梁真
  • 1篇童汪霞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肝脏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部分血浆置换模式30例,采取血浆置换模式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4、12周生存率,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两者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陈黎林杨刘旭东刘容唐艳芳刘丽
关键词:人工肝慢加急性肝衰竭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分析扶正化瘀胶囊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的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配,其中30例患者采取使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4周(治疗组);另30例患者不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血清学指标、肝脏硬度值、脂肪衰减值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1),脂肪衰减数值2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在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梁国才唐艳芳甘龙禹
关键词:持续病毒学应答丙型肝炎肝硬化扶正化瘀
祛湿活血方作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转录组分析及验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获取和发掘祛湿活血方作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细胞后的转录组数据库和肝细胞炎症环境相关细胞焦亡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研究用棕榈酸诱导的人肝细胞系L-02建立NAFLD的细胞模型,采用去除核糖体RNA的转录组测序法(Ribo-Zero RNA-Seq)对中药祛湿活血方处理的L-02细胞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炎症环境相关细胞焦亡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验证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其诱导的肝细胞焦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本次测序分析共获得3000多个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差异基因的数量在空白处理组/祛湿活血方组最多,1435个上调,65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信号、细胞命运和脂肪代谢等相关通路,NLRP3、消皮素D(GSDMD)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等焦亡相关基因被筛选出。qRT-PCR、Western Blot等验证结果表明,祛湿活血方处理肝细胞可以降低以上分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祛湿活血方可调控炎症相关焦亡信号分子NLRP3、GSDMD和Caspase-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焦亡,这可能是祛湿活血方治疗NAFLD的一个有效靶点。
庞华珍李辉刘旭东赵晓芳唐艳芳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肝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差异表达基因
大黄蛰虫丸对肝星状细胞p38MAPK通路活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TGF-β1对p38 MAPK通路的激活,探讨大黄蛰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大黄蛰虫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绘制出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随着浓度的增高,大黄蛰虫丸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当浓度为320ng/ml时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TGF-β1促进了HSC-T6细胞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而大黄蛰虫丸明显抑制了这个过程。结论:高浓度的大黄蛰虫丸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其抗肝脏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信号而减少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有关。
刘旭东梁真赵晓芳童汪霞唐艳芳
关键词:TGF-Β1P38MAPK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临床指标与MH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87例肝硬化患者,每例患者均进行数字连接试验-A(number connection test-A,NCT-A)测试,测试结果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患者确定为MHE组,否则为非MHE组。同时收集患者病史及血常规、肝功能、血氨、凝血功能等临床指标,并计算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MH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7例肝硬化患者中,49例(56.3%)NCT-A异常,诊断为MHE。统计学分析发现MHE组血氨水平明显高于非MHE组(P <0.05),但MHE组的血氨水平与NCT-A异常程度无明显相关性。MHE组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例、既往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患者比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B&C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MHE组(P均<0.05);MHE组年龄偏低,具有更高的TBIL、氨基转移酶水平,而血ALB、CHE、PTA等较非MHE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偏低、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分级高、血氨水平高、CHE水平低、TBIL水平高、PTA降低均是MHE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BIL水平高是判断MHE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肝硬化患者中MHE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和肝功能基础较差的患者发生MHE风险显著增加,总胆红素水平高是发生MHE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艳芳刘旭东王文鑫贾瑞李晓燕于峰毕京峰孟繁平王福生福军亮
关键词:肝硬化总胆红素血氨
基于经典焦亡通路探讨祛湿活血方治疗NASH小鼠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NLRP3/Caspasse-1/GSDMD经典焦亡通路探讨祛湿活血方治疗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MCS对照组(A组),MCD模型组(B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C、D、E组),其中A组与B组各12只,其余组各10只。除A组使用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饮食,其余组均使用MCD饮食4周进行NASH造模,A组与B组随机处死2只使用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肝组织进行模型验证。4周后对A组与B组进行生理盐水灌胃,C、D、E组各使用不同浓度祛湿活血方灌胃,各组继续予原饮食方案喂养。4周后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质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PCR检测焦亡相关基因(NLRP3/Caspase-1/GSDMD)表达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其余四组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病理结果也显示其余四组小鼠的肝内脂质沉积及炎症簇也较B组明显减少。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余四组的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蛋白含量均降低。结论祛湿活血方可以改善NASH小鼠的肝脏炎症反应,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改善肝功能及胆汁代谢的作用,其具体分子机制与抑制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有关。
吴铁雄刘旭东刘旭东庞华珍刘丽刘丽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黄虫丸对肝纤维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内毒素血症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为明确大黄虫丸是否对肝纤维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有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花生油混合液注射大鼠,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正常组和模型组作对照,用大黄虫丸大剂量、中剂量和小剂量灌胃作治疗组,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脂多糖(LPS)。结果大黄虫丸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以小剂量组减轻最为明显。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ALT、AST、TGF-β和LPS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01),而不同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LT、AST、TGF-β1和LPS水平,升高ALB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01),其中以小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内毒素血症,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机制之一。
刘旭东赵晓芳唐艳芳徐新杰
关键词:大黄虫丸肝纤维化内毒素血症
祛湿活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刘旭东1刘锐1唐友明1王甍1林海1陈黎1刘容1唐艳芳
该项目历时10年,在挖掘和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其治疗慢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经验和验方,贯穿以祛湿活血为立法,通过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祛湿活血...
关键词: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治疗
基于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决策树建立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无创诊断模型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决策树CHAID算法模型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住院且行肝组织活检的10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中医四诊资料、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值(LSM)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等参数,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早期肝硬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有无肝硬化作为因变量,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决策树CHAID算法模型,通过计算3个模型的正确率、错误率、混淆矩阵、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等来评价和比较3种模型的优劣。结果成功建立了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无创诊断模型,在训练组样本和测试组样本中,随机森林算法模型预测正确率(84%,100%)、灵敏度(0.813,1.000)、约登指数(0.701,1.000),ROC AUC(0.896,1.000)均高于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和决策树CHAID算法模型。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诊断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判断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其预测能力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模型和决策树CHAID算法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唐艳芳刘旭东吕萍林海温映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BP神经网络无创性诊断
肝脏硬度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联合APRI、FIB-4、GP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索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LSM)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联合血清模型APRI、FIB-4、GP是否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1例,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血清值指标值、肝脏硬度值、肝组织穿刺病理结果。结果:521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证占48.2%,湿热中阻证占27.1%,瘀血阻络证占15.4%,肝肾阴虚证占6.3%,脾肾阳虚证占3.1%。各组中医证型LSM值由低到高依次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各中医证型间L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肝组织穿刺病理结果对照,LSM联合纤维化指数(FIB-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比值(APRI指数)或球蛋白/血小板(GP)诊断轻微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801、0.773、0.756;LSM联合APRI或FIB-4或GP与LSM单独诊断轻微肝纤维化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M值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LSM值可能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LSM值单独存在有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联合其他指标不能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率。
唐艳芳刘旭东赵晓芳赵壮志吕萍徐新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肝纤维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