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究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比较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P组和T组各30例,P组行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sⅡ)阻滞,T组行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TPVN)阻滞,两组均给予同等剂量和浓度的罗哌卡因。记录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和不同时间段患者VAS评分以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组患者首次按压时间显著长于T组,P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T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P组均显著低于T组(P<0.05);P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T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物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与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相比,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操作安全性和准确性,增加患者满意度。
- 周敏敏韩超
-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镇痛
-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5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serratus plane,S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SP阻滞组(S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术侧SP阻滞,SP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于术后2、4、8、12、24h行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24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计算D1/D2。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P组PHPS疼痛评分在术后2h[(1.3±0.4)分vs.(3.0±0.5)分]、4h[(1.4±0.5)分vs.(2.9±0.7)分]、8h[(1.7±0.6)分vs.(2.7±0.6)分]明显低于C组(P〈0.05)。S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287±41)μg vs.(375±66)μg]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54±17)μg vs.(88±25)μg]明显少于C组,D1/D2值(0.88±0.11vs.0.56±0.17)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能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 韩超任鸿飞周敏敏郭燕芬阮志慧葛志军
- 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
- 人类胆固醇酯转移蛋白rs5882基因多态性与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紊乱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类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rs5882多态性和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紊乱(PN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岁及以上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124例(观察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术后7 d、术后3月或对应时间分别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通过采用“Z值法”诊断PND。术前采集手术患者静脉血样,使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技术,分析rs5882多态性与PND的相关性。结果:术后7 d和3月PND发病率分别为29.3%和18.2%。术后7 d、3月时,PND组A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非PND组,而G等位基因均低于非PND组(7 d 65.52%vs.41.43%,34.48%vs.58.57%,P=0.001;3月58.33%vs.37.86%,41.67%vs.62.14%,P=0.004)。AA基因型在PND组出现的频率在术后7 d及术后3月分别为34.48%和38.89%,均显著高于非PND组的14.29%和16.05%(P=0.023,P=0.029)。结论:CETP rs5882基因多态性与术后PND密切相关,AA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老年患者术后PND发病的易感因子。
- 周敏敏余露韩超顾达民雷道赟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甲磺酸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前臂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用药分为两组,复合组30例应用右美托咪定、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应用,单药组30例单独予以甲磺酸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复合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分别为(8.1±2.7)、(9.4±1.9)min,均短于单药组的(10.7±2.4)、(10.5±2.3)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为100%,与单药组的9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持续镇痛时间为(1 446.0±24.3)min,显著长于单药组的(1 080.0±25.7)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复合组HR均慢于单药组,MAP均低于较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HR T3时最慢,T4时恢复正常,T3时复合组HR与T1、T2、T4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时,对右美托咪定、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复合应用可使麻醉药物起效时间缩短,使持续镇痛时间延长,但需注重右美托咪定应用导致患者心率变缓的预防与处理。
- 周敏敏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甲磺酸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