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 作品数:7 被引量:2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马钱子散外敷辅治难治性面瘫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马钱子散外敷辅治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用电针和隔姜灸方法,观察组加用马钱子散外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H-B)、躯体功能(FDIP)及面神经评定(Sunnybrook)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社会生活功能(FDIS)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马钱子散外敷辅治难治性面瘫效果较好。 薛斌 黄史乐 李一凡关键词:难治性面瘫 马钱子散 对照治疗观察 针刺和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观察针刺和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选取SHS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热奄包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FMA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程度和MA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水肿程度和MA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评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治疗SHS能明显缓解患肢疼痛和水肿症状,促进患肢肌力和活动功能恢复。 薛斌 黄史乐 李一凡 张镭潇关键词:卒中 肩手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视觉模拟量表 改良BARTHEL指数 基于fMRI技术针刺条口穴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针刺条口穴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10例。选取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A组采用针刺条口穴治疗方法,治疗B组采用非经非穴,足三里与阳陵泉连线的中点针刺方式。分析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莫克吉尔疼痛问卷评分(MPQ)及关节活动度评分(ROM)。结果:治疗A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莫克吉尔疼痛问卷评分低于治疗B组,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群体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MRI技术辅助下,采用针刺条口穴治疗肩周炎,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张金星 刘旺 李一凡 文欣如 王彧关键词:肩周炎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前庭训练结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前庭训练联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庭训练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的有效率和起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庭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明显提高了中风患者流涎的治疗效果。 李一凡关键词:针刺疗法 中风 流涎 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为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对针灸治疗的时效性与量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失眠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批在分组,第一批45例患者分为晨治组(早上进行针灸治疗)与午治组(下午进行针灸),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依据第一批结果将第二批45例患者分为每日组(每日进行治疗)与隔日组(每2d进行一次针灸),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方面差别无意义,>0.05,晨治组较午治组入睡时间长,<0.05;治疗后两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入睡时间方面差别无意义,>0.05。结论对于慢性失眠患者临床采用针灸治疗无明显时效性与量效性,但对入睡困难者可选择下午针灸。 李一凡关键词:针灸 慢性 失眠 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金匮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疗程15 d,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定值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0.0%,对照组为2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纯音听阈测定250 Hz、500 Hz及平均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0 Hz、4000 H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对低频听力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李一凡 赵菁菁 薛斌 谢慧君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泽泻汤 电针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针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刺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以掷硬币法平均分成两组,给予吞咽训练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联合针刺治疗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饮水试验分级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饮水试验(1.76±1.03)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1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重度吞咽困难有一定的疗效。 李一凡关键词:针刺 吞咽障碍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