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蓉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显像
  • 7篇SPECT/...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细胞
  • 3篇发射型计算机
  • 3篇MDP
  • 2篇单光子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脱氧
  • 2篇菌病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光子
  • 2篇PET/C
  • 2篇PET/CT
  • 2篇布鲁菌
  • 2篇布鲁菌病

机构

  • 16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6篇王蓉
  • 9篇杨吉琴
  • 8篇赵倩
  • 7篇王莹
  • 7篇李艳梅
  • 7篇李娟
  • 3篇何丽荣
  • 2篇金少举
  • 1篇任丽平
  • 1篇王瑞
  • 1篇王晓麒
  • 1篇杨立山
  • 1篇王雁梅
  • 1篇陈伟
  • 1篇徐松涛
  • 1篇马永超
  • 1篇孙明振
  • 1篇张帆
  • 1篇庄晓青
  • 1篇杨鹏飞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槐定碱通过下调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抑制SW480细胞增殖的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2、4、8、16、32、64、128及256 mg/l浓度氧化槐定碱作用72 h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25、50及100 mg/l氧化槐定碱作用于SW480细胞,绘制7 d生长曲线;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KKβ、NF-κB、IκB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提示氧化槐定碱浓度为2~256 mg/l时,对SW480细胞72 h增殖抑制率为4.76%~81.90%,IC50=(79.04±5.30)mg/l;生长曲线提示氧化槐定碱25、50和100 mg/l对SW480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集落形成;氧化槐定碱25、100 mg/l可下调SW480细胞NF-κB、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IκB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氧化槐定碱对SW480细胞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有关。
金少举王蓉李海龙马永超徐松涛
关键词:氧化槐定碱SW480细胞
一种自动消毒的伸缩卷监护线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消毒的伸缩卷监护线器,包括透明外壳,外壳内安装有三个卷线盘,外壳设置有三个进出口,卷线盘上瓶盘有监护线,监护线通过进出口伸出外壳,每个进出口上方均安装有消毒液盒,消毒液盒顶部设置有消毒液入口,消毒...
石瑞邵静马扬福张燕丽张桂珍王钧凤虎霞王蓉冯磊
文献传递
参加PET/CT检查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参加PET/CT检查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方法对参加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查的100例患者应用基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在100例参加检查的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焦虑的患者44例,抑郁的患者76例,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31例。中重度焦虑患者26例,中重度抑郁患者43例,同时有中重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13例。在中重度抑郁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多,为27例,占62.8%(27/43)。结论参加检查的患者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困扰,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减少检查的假阳性结果。
张帆贾瑛勤庄晓青王蓉童娜姚建敏
关键词:肿瘤焦虑抑郁
SPECT/CT显像对布鲁菌病脊柱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总结布鲁菌病脊柱炎的SPECT/CT影像表现,探讨SPECT/CT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28例(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4岁)经实验室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布鲁菌病脊柱炎患者的SPECT/CT图像,分析该病患者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影像特征。以病理和血清学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布鲁菌病脊柱炎大部分76.7%(43/56)发生于腰椎,且以下段腰椎为主[72.1%(31/43)]。病变常呈多灶性分布,71.4%(20/28)表现为连续2个或2个以上椎体受累;其全身骨显像89.2%(50/56)表现为中度放射性浓聚,5.4%(3/56)表现为轻度放射性浓聚影,5.4%(3/56)表现为高度放射性浓聚影;58.9%(33/56)表现为椎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32.1%(18/56)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弥漫性放射性浓聚,椎体一侧局限性放射性浓聚仅见8.9%(5/56)。SPECT/CT显像:80.4%(45/56)受累椎体表现为椎体内及椎体边缘小灶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66.7%(30/45)骨质破坏灶边缘伴有椎体骨质增生,骨质破坏灶边缘见中度放射性浓聚影;椎间盘病变较轻,椎体脓肿较为少见[5.4%(3/56)]。SPECT/CT显像与全身骨显像对布鲁菌病脊柱炎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38/56)与96.2%(54/56); χ2=13.1, P〈0.05]。结论 SPECT/CT显像诊断布鲁菌病脊柱炎有一定价值,且诊断效能高于全身骨显像。
李艳梅杨吉琴赵倩何丽荣王蓉李娟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MDP
自噬水平变化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自噬水平变化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CA/CPR模型组(model)、雷帕霉素(Rapa)组(CA/CPR+Rapa)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CA/CPR+3-MA)。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大鼠CA/CPR动物模型,分别给予自噬激动剂Rapa 0.2 mg/kg及自噬抑制剂3-MA 10 mg/kg进行干预。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价CA/CPR大鼠神经功能;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内微管蛋白轻链3(LC3)、Beclin-1、Bax、Bcl-2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A/CPR模型组大鼠NDS评分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凋亡率显著升高;海马内LC3、Beclin-1、Caspase-3、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A/CPR+Rapa大鼠NDS评分明显降低,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有所增加,海马内LC3、Beclin-1、Caspase-3、Bax表达明显上调,而Bcl-2表达则明显有所下降;CA/CPR+3-MA大鼠NDS评分明显升高,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下降,海马内LC3、Beclin-1、Caspase-3、Bax表达明显下调,而Bcl-2表达则有所升高(P<0.05,P<0.01)。结论 CA/CPR后自噬水平升高促进海马神经元凋亡,自噬水平降低抑制海马神经凋亡,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CA/CPR的病理过程。
马磊王蓉李海龙马晓龙陈伟杨立山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海马神经元自噬免疫印迹法
^(18)F-FDG PET/CT扩散参数联合肿瘤代谢体积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扩散参数联合肿瘤代谢体积(MTV)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DLBCL患者治疗前临床及PET/CT资料,测量病灶代谢及扩散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MTV、病灶糖酵解总量、相离最远2个病灶间距(Dmax_(patient))、全身最大病灶与其相离最远病灶间距(Dmax_(bulk))、全身最大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_(bulk))及全身所有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_(patien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预后的效能;以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以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98例DLBCL中位随访时间为23.7(11,3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2(8,24)个月。MTV和Dmax_(patient)分别为评估PFS效能的最佳代谢及扩散参数,截断值分别取347.00 cm^(3)和50.10 cm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和0.67。乳酸脱氢酶、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MTV、Dmax_(patient)和SPREAD_(bulk)均为PFS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3.16、2.95、1.81、3.22、1.18,P均<0.05)。以Dmax_(patient)≥50.10 cm与MTV≥347.00 cm^(3)作为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高、中及低危组(分别具有2、1及0个危险因素),其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4.73%、57.14%及84.00%,高、中危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危组(P均<0.01)。结论^(18)F-FDG PET/CT扩散参数Dmax_(patient)联合MTV可早期对DLBCL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李佳苗曹小梅李冬菊马小伟王蓉王莹杨吉琴
关键词:淋巴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氟脱氧葡萄糖
^(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增益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SPECT平面显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效能,并探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临床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7例,分别于NAC前和4~6疗程化疗后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以NAC后手术切除的病理反应为标准,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n=30)和无效组(n=17),比较两组肿瘤对MIBI的摄取率及SPECT、CT和SPECT/CT融合显像评价NAC疗效的效能。结果早期相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平均放射性计数比值分别为1.46±0.58和1.1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P<0.05)。SPECT、CT和SPECT/CT评价NAC疗效与病理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评价NAC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0%、52.9%和70.2%,86.7%、70.6%和80.9%及92.3%、88.2%和89.4%。SPECT/CT与SPECT平面显像评价NAC疗效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16,P<0.05)。结论肿瘤摄取率可预测NAC疗效的敏感性。^(99)Tc^m-MIBI SPECT/CT乳腺断层显像评价NAC疗效的效能高于SPECT平面显像。
杨吉琴李娟李艳梅王晓麒王蓉王莹
关键词:化学疗法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Tc^m-MDP SPECT/CT断层显像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的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GCT患者的SPECT/CT图像特点,分析其在骨显像及SPECT/CT的影像特征。结果 GCT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64. 5%,20/31),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多见,椎体和髂骨为中轴骨GCT的常见部位。绝大部分病灶(96. 8%,30/31)放射性摄取浓聚,大部分(74. 2%,23/31)呈高度放射性浓聚,部分(22. 6%,7/31)呈轻度放射性浓聚,少数呈放射性冷区(3. 2%,1/31)。四肢长骨灶绝大部分(95%,19/20)呈高度放射性浓聚,椎体灶常呈(87. 5%,7/8)轻度放射性浓聚。"炸面圈症"在GCT中明显多于弥漫性病变,分别为53. 3%和33. 3%。CT特征为:所有肿瘤呈囊性密度,大部分呈膨胀性(86. 6%)、偏心性(54. 8%)骨质破坏;骨壳多见(71. 0%),呈细线样、花边样和多层样,部分(48. 4%)病灶见短小骨嵴,软组织影少见(16. 1%),未见骨膜反应。SPECT显像中"炸面圈症"发生率高于骨平面显像,分别为83. 9%与53. 3%(χ~2=6. 63,P <0. 05)。结论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 SPECT/CT断层显像对诊断GCT有一定的价值。
杨吉琴李艳梅王凤魁王蓉王莹赵倩何丽荣杨鹏飞李娟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全身骨显像
基于^(18)F-FDG PET的帕金森病脑葡萄糖代谢特征的纵向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不同时期的脑葡萄糖代谢模式,分析目标感兴趣区(RO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时期ROI与认知或运动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帕金森进展标志物研究项目在线数据2010年6月—2022年9月42例早期P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在基线、12、24、36和48个月行FDG PET成像。从该数据库中获得8例与PD患者同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数据。评估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纵向变化及PD相关的脑区ROI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PD患者位于额叶和顶叶联合区的活动相对减少,小脑、壳核和扣带回的活动相对增加。PD患者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和小脑的ROI最初高于对照组,随后下降;而扣带回、黑质的ROI与之相反。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代谢活性在36个月时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595、0.6787、0.7167,P均<0.05),而在24个月时呈负相关(r=-0.5418、-0.8789、-0.8876,P均<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早期PD的18F-FDG成像结果的5年纵向数据,PD患者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的糖代谢活性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
冯蓓王蓉李玲刘莹王会伟董逸远赵倩
关键词: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代谢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及关节^(99)Tc^(m)-MDP SPECT/CT显像表现
2024年
目的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曹小梅李佳苗李冬菊马小伟吴玉婷王蓉王莹杨吉琴
关键词:SAPHO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