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茂辉
- 作品数:128 被引量:4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在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并与肿瘤转移相关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在60对新鲜人体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LAT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LAT1表达量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应用R3.5.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CR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AT1 mRNA的差异表达.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LAT1蛋白表达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EPIA数据库分析表明LAT1 mRNA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RT-qPCR表明LAT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4.448±2.276)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1.604±0.947)中升高(P<0.01).同时,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在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46例高表达LAT1蛋白,14例低表达LAT1蛋白;而在6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48例低表达LAT1蛋白,12例高表达LAT1蛋白,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LAT1蛋白(P<0.01).此外,结合临床特征分析表明LAT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肝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 LAT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肿瘤转移明显相关.
- 王昕朱瑞平王华桥朱雄斌吴旭初周芬芳卢作鹏陈志芬冯茂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
- 一种阑尾粘液性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阑尾粘液性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所述阑尾粘液性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基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如下终浓度组分:2‑8nM NRG1,1‑2μg/ml R‑Spondin1;90‑110μg/ml Noggi...
- 李炫飞束琳方效昌冯茂辉赵小乐
- 高致瘤性人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成瘤率高而瘤体均匀的人肺癌裸鼠模型,探讨多层CT在瘤体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接种于裸鼠皮下,选取生长快的瘤体,组织剪碎匀浆后接种传3代。比较手动及多层CT测量瘤体积的准确性。结果A549细胞在裸鼠体内传3代后,接种成瘤率100%,瘤体生长快而均匀,8周瘤体长径(20~22)1/mm、瘤体积(3552±468)nm^3;多层CT测量瘤体积较手动测量准确。结论采用活体内筛选瘤细胞亚株的方法能建立高致瘤性人肺癌裸鼠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肿瘤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多层CT是小动物移植瘤研究中较有价值的工具。
- 廖美焱周云峰冯茂辉胡卫东
- 关键词:肺肿瘤
-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肝门部胆管癌血浆诊断标志物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代谢组学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30例、原发性胆管结石15例、胆总管囊肿的患者15例及健康对照者20例,应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 MS)检测血浆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对检测结果进行多变量统计学分析,建立鉴别诊断模型,筛选出有意义的血浆诊断标志物.结果 鉴定了右旋-半乳糖醛酸为1种肝门部胆管癌特异的血浆代谢物.其在肝门部胆管癌组、健康对照组、胆管囊肿组、胆管结石组中的峰面积平均值分别为0.001 204 584、0.00011087、0、0.000 002 389 3(mAu×min).其在肝门部胆管癌组中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胆管囊肿组(P<0.05)、胆管结石组(P<0.05).结论 通过对肝门部胆管癌、原发性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表明代谢组学技术有助于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及研究其发病机制.
- 李之帅谭蔚锋姜小清张柏和罗祥基刘辰冯茂辉
- 关键词:代谢组学肝门部胆管癌
- XPC基因启动区单核苷酸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PC启动区-371和-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401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时以383名年龄性别频数相匹配的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 MGB探针荧光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XPC基因启动区G-371A和G-27C的基因型;运用Phase2.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位点的单体型;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肺癌相对危险度。[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XPC G-371A等位基因型和G-27C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Х^2=4.33,P〈0.05;Х^2=9.84,P〈0.01)。与携带XPC-371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XPC-371GA+AA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降低(OR校正=0.69;95%CI:0.51—0.94);而携带XPC-27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XPC-27CG+CC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OR校正=2.18;95%CI:1.23—3.85)。进一步单体型分析显示,与人群中分布最广泛的GG单体型比较,AG单体型可以降低风险(OR=0.76;95%CI:0.60。0.96;P〈0.05);GC单体型明显增加患肺癌的风险(OR=2.06;95%CI:1.20—3.54;P〈0.05)。[结论]XPC启动区.27位点CG+CC基因型和.371位点GA+AA基因型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有关。
- 白云冯茂辉许平彭映杨晓波王峰邬堂春
- 关键词:肺癌启动区单体型
-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治疗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 2022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对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患者,ICIs往往有较好疗效,其临床应用也逐渐从晚期后线移至一线治疗;然而对于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患者,ICIs单药并无明显作用。近年来,随着ICIs联合放化疗等治疗方案的应用,ICIs治疗MSS型结直肠癌患者效果得到改善。本文拟对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治疗在结直肠癌上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 束琳李炫飞冯茂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对微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 ,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6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9,TIMP -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 -9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TIMP -1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 P <0 .0 5或 P <0 .0 1) ;MMP -9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 (P <0 .0 1)。结论 MMP -9、TIMP
- 李保林林丛尧冯茂辉龚玲玲徐惠森
- 关键词:大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微血管生成肿瘤转移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2例胃癌前病变和 5 2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 -9表达情况。结果 VEGF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 (P <0 .0 5 ) ,侵及浆膜层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 (P <0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MMP -9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 (P <0 .0 5 ) ,侵及浆膜层组MMP -9表达率高于未侵及浆膜组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MMP -9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0 .0 5 )。VEGF和MMP -9表达关系密切 (P <0 .0 0 5 )。结论 VEGF和MMP -9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
- 李平冯茂辉谢伟田素芳龚玲玲
- 关键词:胃癌VEGFMMP-9免疫组化
- 进展期胃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和个体化药敏检测
- 2024年
- 目的:构建进展期胃癌患者类器官模型,并为其精准化治疗提供一种精准及有效的研究模型。方法:收取10例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通过消化提取肿瘤细胞团,并加入200 μl低生长因子基底膜提取物(BME)平均分配为4~5个液滴进行种板,最后使用特殊胃癌类器官培养基培养7~14 d后进行传代及冻存。通过Image J计数类器官;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类器官以及原发组织间组织学特异性;通过药敏实验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敏感药物,通过非线性回归(曲线拟合)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 结果:在收取的10例标本中成功构建出7例进展期胃癌类器官模型,成功率高达70%,其中3例因生长缓慢或无法传代而失败;记录不同模型的类器官数量以及生长状况;HE染色证实类器官模型与原发组织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药敏试验证明AGCO-1、AGCO-5 、AGCO-8和AGCO-10组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度高于AGCO-2、AGCO-4和AGCO-6组[IC 50分别为(2.753±0.326、3.185±0.165、2.329±0.119)、(3.424±0.155)、(6.438±0.382)、(6.481±0.344)、(5.583±0.394) μmol/L];AGCO-1、AGCO-2、AGCO-8和AGCO-10组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敏感度高于AGCO-4、AGCO-5和AGCO-6组[IC 50分别为(5.608±0.270)、(5.338±0.300)、(4.150±0.153)、(5.130±0.021)、(9.303±0.480)、(7.974±0.258)、(7.235±0.333) μmol/L]。 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类器官模型构建成功率高达70%,同时类器官模型与原发灶具有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可根据药敏实验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敏感药物治疗的预测与指导。
- 陈天亮尹艺霖彭力达何梓芸程菲杨刘依哲方效昌束琳李炫飞冯茂辉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 原钙黏蛋白-20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原钙黏蛋白-20 (PCDH20)的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以及PCDH20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检测PCDH20在15例正常成人肺组织和20例肺癌组织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20例肺癌组织中PCDH20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PCDH20在几乎所有正常组织中表达,在95%的肺癌组织中不表达(19/20).80%的肺癌组织中存在PCDH20启动子的甲基化,而在正常肺组织中未检测到.结论 DNA甲基化是PCDH20在肺癌中表达下调或缺失的原因之一,PCDH20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 卓毅冯茂辉
- 关键词: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