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勇
-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悬念广告的风险——以近年的几组报纸悬念广告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近年来不少报纸的悬念广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不过,高影响力也有高风险,加之悬念广告本身就是高风险性品种,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风险更被放大。
- 黎勇
- 关键词:悬念广告高风险性媒体环境报纸新媒体
- 刻板思维下的受众"误读"导致舆情反转现象分析——以"西安家暴"事件为例
- 2022年
- 对新闻和舆情反转发生原因的讨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记者,以及稿件等三方面.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以"西安家暴"事件为例,从受众的"接收"和"解读"方面分析新闻和舆情反转发生的原因.研究认为,受众"误读"一是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二是受众一贯以来形成的"非黑即白"思维定式,三是上述两方面原因叠加形成的刻板思维,在受众获取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过早地作出主观判断所致.要改变上述状况,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应及时充分报道,并努力消解受众刻板印象,尽力转变受众思维方式.
- 黎勇陈千一
- 关键词:刻板印象思维定式
- 新闻报道推动社会变革的三个阶段
- 2018年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社会在大转型,中国的媒体也在大转型。中国社会影响中国媒体转型,中国媒体也在推动中国社会大转型。
- 黎勇
- 关键词:社会变革新闻报道中国媒体中国社会
- 正中求反,逆向求正:再谈深度报道中的“反转”思维
- 2019年
- 作者总结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反转"思维方式,包括:正中求反,逆向求正,呈现复杂性,还原普通人等,力求对一个事实找出多种说法,对一个现象找出多种解释,对一个问题找出多种立场。
- 黎勇
- 智能化 场景化 个性化 可视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叙事创新被引量:11
- 2020年
- 回望中国媒体业,2019年,媒体在新闻叙事表达方面的创新,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在技术引领下,传统叙事向技术叙事、多媒体叙事、差异性叙事和融合叙事的急速转变,具体表现在播报的智能化、内容的场景化(沉浸式)、视频的个性化、数据的可视化。
- 黎勇
-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叙事智能化个性化可视化
- 舆情反转:一种反向的群体极化被引量:19
- 2019年
- 网络舆情的反转,即网络上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现象、问题等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评价,随着讨论的深入或新信息的出现而迅速发生反向的变化,形成另一种与此前不同的强大舆情,进而影响网络、媒体和社会。舆情反转的发生和形成机理复杂多变,对它的研究除了新闻及舆论本身,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心理、时空环境与刺激源等各个不同方面。
- 黎勇
- 关键词:群体极化新闻事件社会心理时空环境新信息
- 全媒型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被引量:5
- 2017年
- 在当下时代大背景下,重塑理想与情怀,寻找到足以支撑媒体人信念的价值观,是比训练其技能更为重要的使命。
- 黎勇
- 关键词:维度价值观
- 深度报道中如何获取与核实细节被引量:2
- 2021年
- 深度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或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在其发生、发展时,基本情节一般已被媒体披露殆尽。深度报道要在已有动态报道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和更深层次的思考,体现深度报道的独家性与深刻性,就必须去挖掘和寻找更丰富、更具体、更有内涵、更多没有被报道的细节。在深度报道的采写中,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细节?获取细节之后,又如何进行核实呢?
- 黎勇
- 关键词:突发事件独家
- 舆情反转中的“反沉默螺旋”——基于受众心理视角的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沉默螺旋”现象发生的四个条件,指出舆情反转本质上是一种“反沉默螺旋”现象。本文还分析了模型中的中坚分子、信息刺激和时间性三个最重要因素在舆情反转中的作用。
- 黎勇郑凌
- 关键词:信息刺激
- 都市报媒体属性、功能和价值的再选择被引量:3
- 2017年
- 如今很多都市报,并未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层面认清自身的巨大价值与基本优势,在转型的慌乱中丢失了自身所拥有的最大财富。自意识到危机以来,都市报就开始了转型探索。不过,整体上,目前都市报仍陷于迷惘中,并未找到一个完全清晰的、可看到光明前景的转型路径。这种困境,缘于都市报尚未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即:都市报为何而生?都市报为何转型?都市报转向何处?作为一个曾经在都市报从业15年的前媒体人,笔者认为,都市报必须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媒体的属性、功能和价值进行再选择,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 黎勇
- 关键词:都市报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