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2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村寨文化重构的内涵诠释被引量:1
- 2019年
- 民族村寨文化重构既是推进乡风文明的基本措施,也是整合乡村力量的基本手段,更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策略,其基本内涵是为适应民族村寨内外环境的变化,立足原有的文化脉络,通过对乡土文化选择性扬弃(时间维度),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吸纳融合(空间维度),全面提升其功能(价值维度),从而建构出一种现实性、系统性、开放性的新型文化系统。
- 李军万兆彬李军明
- 关键词:民族村寨文化重构文化互动
- 西南民族村寨振兴的多元协同治理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多主体协同治理是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从实践上看,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队、民族村寨是乡村振兴的三大关键行动主体,而不同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耦合协同生成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其中党委政府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体现在统筹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注重项目落地后续效应、着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建立外部帮扶长效机制、发挥涉农补助激励作用等方面;乡村振兴工作队发挥着接点作用,体现在了解并深度融入乡土社会、提升为民办事服务能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后富群体可行能力、发挥内外联结功能等方面;而民族村寨发挥着内生性作用,体现在支持帮扶干部开展工作、发挥村寨精英的带动作用、释放传统文化的经济潜能、激发社区民众的主体作用、建立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以期加快推进西南民族村寨振兴并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借鉴。
- 李军刘洋李军明
- 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重构被引量:61
- 2018年
- 文化重构既是推进乡风文明的基本措施,也是整合乡村力量的基本手段,更是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对策。乡村文化存在衰败化、脱域化、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乡村文化重构。"整合—展示"与"吸纳—融合"的动态演变路径、"文—人"一体的活态发展路径、"文化基因—文化事项—文化空间"的系统性保护路径是实现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 李军明向轼
- 关键词:文化重构文化转型
- 民族村寨文化振兴的三维视角:时间·空间·价值被引量:11
- 2019年
- 民族村寨文化振兴是一个集多维度、多要素、多功能的系统性工程,是民族村寨文化历史延续、文化互动发展与文化功能提升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既包括时间维度的选择性扬弃,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和摒弃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宜要素的统一;也包括空间维度的吸纳借鉴与融合发展,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中要彰显本土文化的优势特色,并主动吸收借取外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最后还包括价值维度的功能拓展与延伸,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更加调适于转型中的文化环境。
- 李军向轼李军明
- 关键词:民族村寨文化振兴文化功能
- "落后"资源资本化:民族乡村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民族乡村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乡村资本、技术、人才匮乏,不能走发达地区的老路实现自身的发展."落后"资源具有核心资源的特征,"落后"资源资本化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民族乡村可以通过"落后"资源资本化,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独特发展路径:"落后"资源资本化形成主导产业—市场细分和发展互补性产业避免同质化-象征价值的开发提升产品价值—通过创意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同时利用"落后"资源避免市场失灵.
- 李军明
- 关键词:核心资源人力资本
- 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进展述略
- 2016年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旅游活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了解当前的研究进程及重点,并尝试发掘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王占华李军明
-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