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峰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直接液化
  • 4篇煤直接液化
  • 3篇炭材料
  • 3篇掺杂
  • 2篇电池
  • 2篇多孔
  • 2篇多孔炭
  • 2篇有机物
  • 2篇酸催化
  • 2篇酸催化剂
  • 2篇炭化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化
  • 2篇重质
  • 2篇微观结构
  • 2篇微晶
  • 2篇物种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耐高温

机构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刘瑞峰
  • 8篇周颖
  • 6篇王春雷
  • 6篇邱介山
  • 5篇曹伟然
  • 5篇马冬菊
  • 4篇万鹏
  • 4篇肖南
  • 4篇李玉龙
  • 2篇侯雨辰
  • 2篇杨阳
  • 2篇李玉龙
  • 1篇郭宏毅
  • 1篇贺磊

传媒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碳负极材料是迄今为止综合性能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对碳材料微观结构的设计,能够显著改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适应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硬碳具有嵌锂容量高、倍率性能好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研究者通过改变碳源、优化制备工艺,相继制备了一系列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硬碳材料。基于硬碳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以不同碳源制备硬碳材料的研究工作,并简要分析了硬碳的微观结构对材料嵌锂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指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玉龙刘瑞峰周颖郭宏毅贺磊邱介山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碳源
一种基于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的耐高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的耐高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与固化剂反应,得到产物A;将产物A或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置于空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热...
周颖侯雨辰曹伟然邱介山王春雷肖南杨阳李玉龙刘瑞峰马冬菊万鹏
一种利用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制备的氮硫共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重质有机物制备氮硫共掺杂多孔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物研磨成粉末,经过羟基化、羧酸化或磺化得到亲水性第一产物;(2)将第一产物与甲醛和硫脲的混合物反应得到...
周颖曹伟然邱介山王春雷肖南李玉龙刘瑞峰马冬菊万鹏
文献传递
基于重质芳烃分的硬炭材料的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
本发明涉及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重质芳烃硬炭材料的制备及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一种基于重质芳烃分的硬炭材料的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富芳烃前体按芳核基元大小分...
周颖李姚谕王春雷刘瑞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的耐高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的耐高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与固化剂反应,得到产物A;将产物A或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置于空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热...
周颖侯雨辰曹伟然邱介山王春雷肖南杨阳李玉龙刘瑞峰马冬菊万鹏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分制备的氮硫共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重质有机物制备氮硫共掺杂多孔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煤直接液化重质有机物研磨成粉末,经过羟基化、羧酸化或磺化得到亲水性第一产物;(2)将第一产物与甲醛和硫脲的混合物反应得到...
周颖曹伟然邱介山王春雷肖南李玉龙刘瑞峰马冬菊万鹏
文献传递
煤系两亲性碳的制备及其衍生物的储锂/钠性能
硬炭因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也是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优势选项,开发廉价易得的硬炭制备技术、实现硬炭结构的有效控制,对硬炭负极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制备炭材料的原料中,重质...
刘瑞峰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倍率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重质芳烃分的硬炭材料的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
本发明涉及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重质芳烃硬炭材料的制备及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一种基于重质芳烃分的硬炭材料的类石墨微晶尺寸和层间距的选择性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富芳烃前体按芳核基元大小分...
周颖李姚谕王春雷刘瑞峰
硫掺杂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杂原子掺杂可以改变炭材料的表面化学结构,从而带来材料性能的变化。研究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碳源、开发新的制备技术等手段,相继制备了多种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硫掺杂炭材料。本文基于硫掺杂炭材料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以不同碳前体制备硫掺杂炭材料的研究工作,评述了不同前体及制备工艺对硫掺杂炭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硫原子掺杂对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等方面应用性能的影响。有关硫掺杂炭材料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大量努力,但如何控制材料的结构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利用富碳前体做原料来控制制备硫掺杂炭材料对于规模化应用更具实际意义。
曹伟然李玉龙周颖刘瑞峰马冬菊邱介山
关键词:炭材料硫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