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凌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灸
  • 2篇疗效
  • 2篇活血
  • 1篇调经
  • 1篇性生活
  • 1篇性生活质量
  • 1篇药物治疗
  • 1篇益经汤
  • 1篇早发性
  • 1篇针灸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术后
  • 1篇盆底
  • 1篇盆底功能
  • 1篇盆底肌
  • 1篇肿瘤
  • 1篇胃肠
  • 1篇胃肠功能障碍
  • 1篇先兆流产
  • 1篇疗效观察

机构

  • 4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钟凌
  • 2篇黄艳娟
  • 2篇张玉培
  • 2篇郭端英
  • 1篇张庚秀
  • 1篇魏惠红
  • 1篇周思英
  • 1篇林盈
  • 1篇严英
  • 1篇韦丽芬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少佐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少佐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68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本院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寿胎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三七冲服或益母草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指标。结果观察组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患者的P、E2及HCG分别为(35.23±6.98)ng/ml、(1654.28±34.26)pg/ml及(70655.41±254.56)m IU/ml,其总好转率为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佐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中发挥重要的临床效果,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激素指标,还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黄艳娟张玉培钟凌严英
关键词:宫腔积液先兆流产活血化瘀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或亚临床(POI)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中药+针刺组各30例。针刺组单用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中药+针刺组联用滋癸活血益经汤+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结束时的卵巢功能[促卵泡激素(FSH)、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并对比两组自然受孕妊娠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血清FSH、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_(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针刺组血清FSH、E_(2)、FSH/LH水平与针刺组对比以及两组自然受孕妊娠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自然受孕妊娠情况。
张玉培林盈黄艳娟钟凌
针灸干预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研究针灸干预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2例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针灸组采用针灸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疗效。结果 针灸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4.77±5.78)、(46.36±9.21)h,均短于对照组的(31.74±13.31)、(67.43±17.1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干预可以减少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钟凌赵健温丽仙周思英郭端英林培挺申奏秦旋
关键词:针灸妇科肿瘤腹腔镜胃肠功能障碍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研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在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9月-2019年1月入院的168例产妇,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84例纳入常规组,另外84例纳入研究组,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联合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盆底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盆底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两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两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早期对其实施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降低其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韦丽芬郭端英李世彤苏放明张庚秀陆水英钟凌魏惠红
关键词: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