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炜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肉瘤
  • 1篇终末分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形态
  • 1篇骨肉瘤
  • 1篇骨肉瘤MG-...
  • 1篇骨肉瘤MG-...
  • 1篇二甲双胍
  • 1篇分化

机构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1篇谢伟
  • 1篇谭平先
  • 1篇包杰
  • 1篇孙炜

传媒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对骨肉瘤MG-63细胞形态、凋亡和终末分化的影响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形态、凋亡和终末分化的影响,分析其与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活性及胚胎干细胞标志物Nanog、Oct4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人骨肉瘤MG6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悬浮球生长实验将其诱导为骨肉瘤干细胞,随机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培养细胞给予二甲双胍处理,观察处理前后骨肉瘤干细胞的形态及分化能力,分析二甲双胍对骨肉瘤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干细胞标志物Nanog及Oct4的阳性率,检测二甲双胍作用前后骨肉瘤干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以及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培养细胞的Nanog阳性率为45.2%,Oct4阳性率为74.7%;对照组培养细胞的Nanog阳性率为73.5%,Oct4阳性率为95.3%;两组培养细胞的Nanog及Oct4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的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以及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破坏骨肉瘤细胞的形态,抑制其分化,作用机制可能与Nanog及Oct4表达的下调、AMPK的激活有关。
谢伟谭平先孙炜包杰
关键词:二甲双胍骨肉瘤MG-63细胞细胞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