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俊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药师
  • 2篇叶酸
  • 2篇用药
  • 2篇四氢叶酸
  • 2篇四氢叶酸还原...
  • 2篇葡萄籽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四氢叶酸
  • 2篇甲基四氢叶酸...
  • 2篇PC12
  • 2篇C677T
  • 1篇单组分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中医药大...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汾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宋俊丽
  • 7篇段金菊
  • 4篇党雯
  • 3篇郭茜
  • 2篇尹冬虹
  • 2篇赵强
  • 1篇郝政衡
  • 1篇王欣春
  • 1篇宋艳
  • 1篇任志宏
  • 1篇李晓霞
  • 1篇尹冬红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国药师
  • 2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籽原花青素单组分对PC12细胞的毒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单体在体外对PC12细胞的毒性。方法:分别用MT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PC12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Bcl-2蛋白家族中的Bcl-2、Bax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单聚体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和二聚体原花青素B1(B1),原花青素B2(B2)分别孵育PC12细胞24 h,48 h和72 h,发现高浓度的C和EC(100μg/mL)长时间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而B1和B2(100μg/mL)长时间作用有抑制细胞增殖的趋势。100μg/mL的B2可显著抑制PC12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单聚体C和EC对PC12细胞没有毒性;而高浓度的二聚体B1和B2随着作用时间延长,会抑制细胞增殖,这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有关。
杨智超宋丽娟宋俊丽姜维佳王青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PC12细胞毒性
我院辅助用药管理及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机构降低药品比例、取消药品加价的改革也逐步开展。如何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其中辅助用药的管理,已经成为合理用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辅助用药特别是价格昂贵的辅助用药不合理应用现象较普遍,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不仅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及机体的损害,而且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王欣春宋俊丽党雯
关键词:辅助用药患者经济负担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管理预防用药
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并改进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的共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2组。195份问卷中,依从性好的患者共69例,依从率为35. 4%。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中,用药前是否习惯阅读说明书、是否定期复查以及是否坚持运动的依从率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评分以及糖尿病知识量表得分在2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强调用药前习惯性阅读说明书、定期复查、坚持运动、加强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并且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有益的。
宋俊丽刘学智郭茜党雯段金菊
关键词:2型糖尿病依从性影响因素
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救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源性低发病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从用药角度提出诊治见解,避免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针对患者低血糖频发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用药方案。结果:医师接受建议并成功控制患者低血糖发作,予以出院,1个月后院外随访疾病控制良好。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充分掌握专科药物特点并深入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协助临床医师在药源性低发病率疾病诊治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治疗方案,减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提高治愈率。
宋俊丽尹冬红党雯段金菊
关键词:临床药师甲巯咪唑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救治分析
葡萄籽提取物对PC12神经元毒性的研究
2018年
目的:考察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体外对高分化的PC12神经元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GSE对PC12神经元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GSE对PC12神经元中与凋亡相关的蛋白Bcl-2、Bax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SE(2.5μg/m L,5μg/m L)长时间作用72 h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10μg/m L GSE对PC12细胞增殖无影响,20μg/m L GSE作用48 h出现细胞毒性,30μg/m L,50μg/m L和100μg/m L GSE作用24 h即可抑制细胞增殖。GSE显著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对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无影响。结论:20μg/m L以上浓度的GSE作用于PC12神经元会显著抑制其增殖,作用机制为减少了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杨智超宋丽娟姜维佳宋俊丽王青
关键词:葡萄籽提取物PC12细胞毒性
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病例分析
2017年
本文分析1例25岁女性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20余天,发作性面部及右上肢抽搐7天,发热2天"入院,后陆续出现出现精神分裂、深度昏迷等症状。最终经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注射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呼吸支持、康复护理等治疗,同时给予镇静、化痰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近2月治疗,患者从深昏迷中清醒,木僵,抽搐等部分症状得到缓解,后期仍需继续接受免疫治疗。该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尽早确诊治疗对本病预后十分重要。
党雯宋俊丽郝政衡段金菊
关键词:病例分析
山西地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可催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并为Hcy再甲基化为蛋氨酸提供甲基,维持Hcy在体内的正常水平。当MTHFR基因突变时,MTHFR酶活性下降,可导致Hcy的再甲基化受阻,引起Hcy在体内的蓄积,而体内高Hcy为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宋俊丽郭茜赵强尹冬虹段金菊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种疾病甲基化蛋氨酸
山西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压严重程度的关联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山西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该地区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山西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22%、47.06%和30.72%,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与MTHFR 677CC相比,MTHFR 677CT和MTHFR 677TT基因型可使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2.29倍和2.24倍;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Hcy和TG为增加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1.81,1.04,1.26)。结论MTHFR C677T基因型、Hcy、TG、吸烟史及高血压家族史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为及早开展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宋俊丽郭茜赵强段金菊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多态性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化用药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使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液标本,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观察治疗期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血药浓度与患者临床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并在血药浓度监测的指导下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9例患者的5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其中15例次的血药浓度不在参考治疗窗范围内。9例患者出现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发生与未发生肝损害的患者血药浓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4±3.18) mg·L^(-1)vs(1.99±2.52) mg·L^(-1),P=0.319]。出现肝损害的患者加用保肝药,减量或停用其他可疑药后肝功能好转。4例谷浓度<1 mg·L^(-1)且疗效不佳的患者增加伏立康唑剂量后获得较好疗效;2例谷浓度>5.5 mg·L^(-1)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尚不能认为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的发生与其血药浓度之间有相关性,但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提示低血药浓度患者可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来提高疗效,避免患者因不良反应而贸然停药。
贾淼鑫宋艳宋俊丽李晓霞李明段金菊
关键词: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肝损害个体化用药
1例环磷酰胺用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AASV患者的药学实践被引量:3
2017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的推荐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而环磷酰胺有明确引起肺间质纤维化(PF)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上合并PF的AASV患者,在选用环磷酰胺时有无禁忌,本文结合1例合并PF的AASV患者环磷酰胺是否该继续使用进行分析。
尹冬虹宋俊丽段金菊任志宏
关键词:临床药师环磷酰胺肺间质纤维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