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巧巧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心理空间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殖民
  • 1篇殖民化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情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缺失
  • 1篇流动性
  • 1篇教学
  • 1篇传统文化

机构

  • 2篇湖南工学院

作者

  • 2篇周巧巧
  • 1篇王珏
  • 1篇谢争艳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理空间的殖民与去殖民化:《周处除三害》中的情感动力学
2024年
克里斯蒂娃关于“心理学陷阱”的阐释提供了一个心理空间的隐喻,即心灵并非一个封闭自主的内部实体,而是内在驱动力与文化语言协商、移情和转化的开放互动的流动空间。这种隐喻与美国哲学家凯莉·奥利弗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均指证了社会规训对个人主体性及心理动机的修正作用。这种情感动态和欲望流变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协商而带来的主体性的拆解与重构,即构成了《周处除三害》作为现象级作品的深刻所在。影片中贯穿首尾的“贪、嗔、痴”等情感欲望印证了社会规训对个人心理空间的殖民,也揭示了心理层面的去殖民化可能。该影片可被视为德勒兹所谓“健康的事业”,从情感流动性窥见个体欲望情感与社会文化力量的动态互动,引发现代人对于自我无意识力量及社会痼疾的反思。
周巧巧谢争艳
关键词:心理空间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被引量:5
2021年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促使培养目标逐渐向多元化转变,既要让大学生对大学英语知识有一定的获得感,也要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及综合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为大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找到了新思路。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进一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从文化传播与学科发展两大角度展开论述,深刻分析并概括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并深入剖析此种文化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尝试从多个层面提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以期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重要参照。
王珏周巧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缺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