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脱氧胆酸钠诱导型慢性胃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钠诱导型慢性胃炎Wistar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4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和模型组(MG组),每组20只;MG组以20 mmol/L脱氧胆酸钠[2 mL/(只·d)]、60%的乙醇[1 mL/(只·3 d)]灌胃以及0.03%和0.05%氨水日常饮用,同时联合饥饱失常(2 d饱食1 d禁食),持续处理12周后,解剖大鼠,裸眼和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改变。结果 与CG组大鼠比较,裸眼观察,MG组胃腔扩张,壁变薄,皱襞少而浅,胃黏膜略显苍白、色浅;H&E染色表明,胃黏膜腺体扩张,排列稀疏紊乱,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伴坏死脱落,胃小凹结构破坏。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Chao1、Ace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7 3、10.615 2、7.981 8、12.684 9,均P<0.001)。从门水平而言,MG组大鼠肠道菌群中Actinobacteria(t=2.318 7,P=0.031 7)、Cyanobacteria(t=1.169 6,P=0.256 6)、Proteobacteria(t=2.178 6,P=0.042 2)、Firmicutes(t=0.329 8,P=0.745 1)和Verrucomicrobia(t=1.190 1,P=0.248 6)细菌数量增加;Bacteroidetes(t=1.918 4,P=0.070 2)、Patescibacteria(t=0.135 8,P=0.893 4)和Tenericutes(t=1.419 9,P=0.171 8)细菌数量下降。从属水平而言,MG组大鼠肠道菌群Firmicutes中的Eubacterium oxidoreducens group, Proteobacteria中的Aliihoeflea、Proteus,Actinobacteria中的Eggerthellaceae;nclassified的相对丰度较CG组增高(t=2.232 9,P=0.037 8;t=3.020 8,P=0.007 0;t=2.286 1,P=0.033 9;t=2.330 7,P=0.030 9);Firmicutes中的Eubacterium xylanophilum group、Acetitomaculum、Lachnospiraceae NC2004 group、Globicatella、Anaerovorax、Lachnospiraceae A2和Lachnoclostridium 5,Proteobacteria中的Citrobacter的相对丰度低于CG组(t=3.101 0,P=0.005 8;t=2.620 3,P=0.016 8;t=2.509 6,P=0.021 3;t=2.498 3,P=0.021 8;t=2.417 5,P=0.025 8;t=2.339 5,P=0.030 3;t=2.315 1,P=0.031 9;t=2.158 2,P=0.043 9)。结论 脱氧胆酸钠、乙醇、氨水和饥
- 伍志伟张录梅薛娜孙文平周熙祥房明
- 关键词:慢性胃炎WISTAR大鼠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选择41例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开腹治疗组与腹腔镜治疗组,开腹治疗组分配20例患者,腹腔镜治疗组分配21例患者。其中为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采用开腹式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为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治疗完成后,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为(69.21±6.9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79±15.26)ml,术后肠胃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45.28±7.16)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53±2.46)h,平均住院时间为(8.73±1.5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为(65.17±6.2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42±10.22)ml,术后肠胃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5.46±10.23)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7.38±1.69)h,平均住院时间为(4.71±2.1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1/21),两组数据对比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而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身体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身体状况评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
- 王维君何科基那光玮徐金振孙文平程永生李瑞
-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
- 靶向肝癌细胞自噬提高大黄素的毒性杀伤作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背景与目的: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鉴于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之间的关联及后者作为细胞对抗应激环境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该研究拟探讨通过抑制肝癌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策略提高大黄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方法: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应用CYTO-ID自噬检测试剂盒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黄素诱发细胞自噬情况;利用细胞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先抑制肝癌细胞自噬的产生,然后用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最后通过ATPlite试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存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活化断裂后产生活性片段的水平。结果: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利用氯喹抑制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显著能够提高大黄素对肝癌细胞克隆存活的抑制作用;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肝癌细胞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周期sub-G1期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靶向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提高大黄素的毒性杀伤作用。
- 党中峰何科基那光玮孙文平程永生王维君李瑞
- 关键词:大黄素细胞自噬肝癌细胞
- 根治性淋巴结清扫联合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探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阐明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远端残胃癌患者63例,行D_2行淋巴结切除23例,非D_2淋巴结切除40例,并行脾切除30例,未行脾切除33例。观察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分析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长期预后。结果D_2淋巴结清扫术和非D_2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5±1.5)枚和(7.7±1.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1/pT2肿瘤患者脾门区域无淋巴结转移,pT3/pT4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切脾组生存率高于保脾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D_2淋巴清扫术组生存率高于非D_2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对晚期(pT3/pT4)残胃癌患者有益。
- 王维君那光玮何科基孙文平程永生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脾切除残胃癌淋巴结转移
- 贞芪扶正颗粒辅助奥沙利铂治疗H_(22)移植瘤小鼠的疗效及其对Bax、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辅助奥沙利铂治疗H22移植瘤小鼠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的蛋白质(Bax)的影响。方法腹腔驯化H22细胞悬液,于前肢右侧腋下接种建立KM小鼠H22荷瘤模型,以奥沙利铂+贞芪扶正颗粒(高、中、低剂量)干预10 d,并进行常规观察、称重和检测瘤体变化,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测量瘤体大小和计算抑瘤率及脾脏指数,应用免疫组化法和qPCR分别检测瘤体组织中Bcl⁃2、Bax的蛋白和mRNA表达、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法(Simple Western)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体质量均减轻(P<0.05),瘤体体积减小、质量下降(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贞芪扶正颗粒(高、中、低剂量)+奥沙利铂组抑瘤率均增高(P<0.05),脾脏质量与脾脏指数减小(P<0.05),Bcl⁃2蛋白和mRNA降低(P<0.05),Bax蛋白和mRNA升高(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具有增强奥沙利铂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 周熙祥伍志伟张录梅金华刘永琦薛娜颜春鲁孙文平
- 关键词:贞芪扶正颗粒奥沙利铂BAXH22肝癌细胞
- 归芪定年方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归芪定年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建立衰老模型小鼠,经归芪定年方灌胃干预3周后,应用ELISA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6、GPX1和IL^(-1)0水平。结果归芪定年方能有效改善衰老小鼠体征和肝细胞形态与结构,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促进GPX1、IL^(-1)0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抑制TNF-α、IL-6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芪定年方通过调节SOD、GSH-Px活性及MDA、GPX1、IL^(-1)0、TNF-α和IL-6水平,有效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肝组织氧化。
- 伍志伟薛娜孙文平颜春鲁张磊董雯
- 关键词:衰老模型抗氧化D-半乳糖肝组织
- 新辅助化疗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为观察新辅助化疗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效果,将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前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肿瘤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一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手术前及术后治疗组患者CA242、CA19-9、IGF-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具有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肿瘤血清学水平,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 王维君何科基那光玮徐金振孙文平程永生李瑞
- 关键词:结直肠癌老年新辅助化疗腹腔镜
- 归芪定年方通过调节JAK2/STAT通路活性延缓小鼠肾系膜细胞衰老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归芪定年方(GDP)对D-半乳糖(D-gal)诱导致衰型小鼠肾系膜细胞中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D-gal 10 g·L^(-1)诱导复制小鼠肾系膜细胞衰老模型,经GDP 40 mg·L-1水煎剂处理3 d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测定细胞衰老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m 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JAK2/STA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STAT1,磷酸化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GDP最佳药物质量浓度为40 mg·L^(-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A-β-gal细胞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G0/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G2/M期和S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1),TNF-α,IL-6,NF-κB和IL-1α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STAT1,p-STAT1,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GDP组SA-β-gal细胞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G0/G1期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G2/M期和S期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P<0.01),TNF-α,IL-6,NF-κB和IL-1α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STAT1,p-STAT1,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DP可延缓小鼠肾系膜细胞衰老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JAK2/STAT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相关。
- 孙文平伍志伟薛娜
-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