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媒体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集体行动
  • 1篇电影
  • 1篇动员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奖
  • 1篇艺术电影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场
  • 1篇宇宙
  • 1篇真相
  • 1篇中国故事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视阈
  • 1篇受众

机构

  • 10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0篇刘晓燕
  • 2篇张锐
  • 1篇刘凯
  • 1篇陶然

传媒

  • 4篇青年记者
  • 2篇中国电影市场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当代传播
  • 1篇中国记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阿希从众实验在中国的探索性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著名的视觉线段实验,是群体传播从众现象的重要研究。此后,全球众多学者对阿希的线段实验进行了验证性研究。与50年代美国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阿希实验不同的是,本研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对阿希实验进行的探索性创新研究。线下实验发现:有"大多数人"的群体压力的实验组(n=32)从众率为76%,匿名私下回答的控制组(n=25)错误率为0,与阿希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略高于阿希2个百分点;通过统计检验,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性差异,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有显著影响(χ^2=36. 48,df=1,p <0. 001)。线上实验发现:实验组(n=24)从众率为100%,控制组(n=25)错误率为0,线上的从众率明显高于线下;线上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差异,互联网上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依然有显著性影响(χ^2=49,df=1,p <0.001),匿名性并没有对个体的从众产生消解作用。
刘晓燕
关键词:从众匿名性互联网
全球报业遇冷中,印度报业何以稳步上升
2017年
在全球报业遇冷的背景下,印度报业呈现逆势繁荣的景象。本文用具体数据说明了印度报业发展的规模和趋势,并对印度报业繁荣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多语言环境、地方性语言报纸崛起、识字率提高、互联网使用率较低、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以此希求对我国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刘晓燕
关键词:逆势增长
印度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2018年
数字内容产业界定 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还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刘晓燕陶然
关键词:文化产业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情绪极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舆论场呈现出“弱事实—强情绪”的特点,渐成“情绪互联网”。情绪极化主要具有四大特征:“强情绪—弱事实”的非理性认知方式、负面情绪的放大器、视觉符号的迷因传播盛行、以“情绪领袖”为核心的圈层化网络传播。情绪极化的生成机理可以主要从心理层面、技术层面、社交媒体平台层面三个角度来解释。情绪极化导致舆论场的对立和撕裂,需要从情绪治理和圈层化治理两方面来遏制情绪极化的负面影响,建构理性和包容的橄榄型舆论场。
刘晓燕张乐乐
线上集体行动组织结构形态研究——以晋宁冲突事件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和方法,以晋宁冲突事件为例,对线上集体行动的网络组织结构形态以及E-领袖的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关注关系网呈现"大球+小散点"的组织结构形态;转发关系网呈现"小球+多散点+三人组"的组织结构形态;E领袖呈现"媒体+名人+普通用户"三足鼎立组合模式;草根用户异军突起,体现网络赋权;政府账号作用相对微弱。线上集体行动是与技术、政治和文化的多元互动过程,在新媒体时代线上集体行动对政府、媒体带来一定挑战,由此可见,本文也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刘晓燕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漫威IP中国粉丝社群网络共同体发展的历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漫威宇宙成为继'星战'、'哈利波特'后又一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IP。漫威电影不仅仅在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绩,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在中国形成了'漫威宇宙IP'的粉丝社群。其中国粉丝社群的积累与运营是它取得重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刘晓燕罗弋翔张锐
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的历时分析及启示——2007~2016年十年获奖作品历时研究
2016年
普利策新闻奖新闻作品反映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社会发展状况。作为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折射出美国媒体的价值观,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普利策奖是在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用以奖励在报纸、杂志、
刘晓燕刘凯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公共服务美国媒体
构建“四力”,用互联网思维讲好中国故事被引量:1
2018年
“四力”在我国媒体“走出去”战略中,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刘晓燕
关键词:中国故事互联网思维现实性
众筹艺术电影的网络宣传与受众动员研究——以《二十二》和《冈仁波齐》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众筹模式为艺术电影带来新的契机,以《二十二》和《冈仁波齐》为代表的众筹类艺术电影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本文以这两部电影为例,在大数据基础上对网络宣传和受众动员以及明星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讨论热度与电影票房具有联动效应,社交媒体对票房产生了良好的预热效果;电影相关的资讯和微博舆论场的话题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微博平台的明星效应显著,在电影的网络动员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受众在艺术类电影社交媒体讨论中较男性更积极主动;两部电影的用户肖像在性别、年龄上均呈现显著差异。
刘晓燕马浩雯杜彦霖张锐
关键词:艺术电影众筹网络宣传
从线下到线上:新媒体视阈下的集体行动研究
2017年
集体行动与媒介关系密切,大众媒介产生伊始,集体行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媒介的利用程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进步,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丰富了集体行动的形式和内容,对集体行动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在分析媒介与集体行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新媒体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进行探析,梳理了新媒体在世界各国集体行动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和集体行动研究的新发展。
刘晓燕
关键词:媒介关系新媒体集体行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