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青 作品数:13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 syndrome,CCS)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以外胚层异常伴弥漫性息肉病为特征。现报道1例CCS。 高汉青 韩静 孙淑珍 马怡晖关键词: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砷中毒 消化内镜 病理 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标本中CD44和EGFR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胃腺癌标本中,CD44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 2%(103/163)和38. 7%(63/163),而在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 0%(1/20)和15. 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D44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均<0. 05),EGFR的表达与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 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44与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 233,P=0. 002)。结论 CD44和EGFR在胃腺癌的进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处理提供依据。 马怡晖 王青杰 黄培 高汉青 王丰 李珊珊关键词:胃腺癌 CD4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 非泛素化蛋白降解体系靶向敲减KRAS癌蛋白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尝试构建能与KRAS癌蛋白相互作用的"RBD+ODC"融合蛋白,经由"鸟苷酸脱羧酶/抗酶"系统(onithine decarboxylase/antizyme,ODC/AZ)在蛋白水平直接实现对KRAS癌蛋白的降解。方法: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AZ、ODC、"RBD+ODC"、突变体"RBD+ODC"、突变体KRAS等真核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HEK293T和胰腺癌细胞PANC-1,应用Western blot法在蛋白水平直接检测外源性和内源性KRAS表达水平的改变,应用Co-IP法检测到"RBD+ODC"能够与KRAS癌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Z、ODC、"RBD+ODC"、突变体"RBD+ODC"、突变体KRAS等多个真核表达质粒,相较于对照组,"RBD+ODC"能够在蛋白水平直接实现对外源性和内源性KRAS癌蛋白的"敲减",并且能够与KRAS有效结合。结论:靶向敲减KRAS癌蛋白的非泛素化蛋白降解体系的构建,为下一步功能试验奠定了基础。 马怡晖 庞霞 许晶晶 夏培苡 高汉青关键词:功能结构域 抗酶 小儿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3 2018年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是一种少见的由未分化间叶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主要见于较年长儿童。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发生远处转移,总体预后差。我们收集7例UES,对其临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查阅相关文献。 马怡晖 黄培 高汉青 李文才关键词:临床病理表现 胚胎性 病理学观察 肝脏 小儿 肿瘤恶性程度 儿童胰母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7例PBL中,男性2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岁(2~6岁);患儿均以触及腹部包块就诊。光镜下,5例具有明确的腺泡分化,可见鳞状小体散在其中;2例瘤细胞呈实性巢状分布,细胞异型明显,鳞状小体不易辨别。6例PBL行免疫组化标记,AAT均阳性(6/6),CK(AE1/AE3)阳性(5/6),Syn阳性(3/6),CgA灶阳性(2/5),CD56阳性(2/6),AFP灶阳性(1/3),Ki-67增殖指数均> 30%。6例患儿术后辅助化疗。6例患儿获随访(2~49个月不等),2例死亡。结论 PBL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胰腺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由形态一致的上皮细胞排列成实性的片状和巢状,混有分化良好的腺泡结构,常见特征性的鳞状小体,诊断时应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完整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王青杰 高汉青 黄培 赵香田 马怡晖关键词:胰母细胞瘤 儿童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TOPⅡα、TP53和HER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TOPⅡα、TP53和HER2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6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标本中TOPⅡα、TP53和HER2蛋白的表达,SPSS20.0软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136例胃腺癌标本中,TOPⅡα和T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7.1%(64/136)和65.4%(89/136),HER2阳性扩增率为23.5%(32/136);(2)TOPⅡα和P53的表达均与胃腺癌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显著相关(P<0.05),HER2的阳性扩增与肿瘤的分化、Lauren分型以及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3)TP53同TOPⅡα及HER2均有显著相关性(r=0.326,P=0.000;r=0.212,P=0.012)。结论联合检测胃腺癌组织中TOPⅡα、TP53和HER2蛋白表达有利于评估胃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马怡晖 王青杰 高汉青 王丰 陈奎生关键词:胃腺癌 TP53 RBD+ODC及其突变体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验证 2016年 目的构建RBD+ODC及其突变体融合表达质粒,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Ras下游效应分子Raf-1中能够与K-Ras蛋白相互作用的RBD+CRD氨基酸片段作为结合结构域,以ODC蛋白分子全长作为功能结构域。以正常人胰腺组织的c DNA为模板扩增相应的目的基因片段,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通过在引物中引入GS片段使结合结构域和功能结构域相连并通过双轮PCR法在ODC功能位点引入突变,所获得的核苷酸片段均连入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结果与结论经测序和Western Bolt验证,成功构建了RBD+ODC及突变体RBD+ODC的重组质粒,2种质粒均能够在人HEK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 马怡晖 庞霞 许晶晶 夏培苡 高汉青关键词:功能结构域 RBD ODC 肾神经内分泌癌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提高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11—2017-11间10例肾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肾占位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化疗栓塞术。病理结果示:5例肿瘤细胞核深染,胞浆丰富,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样或小梁状,可见筛孔状结构及肿瘤细胞向包膜外浸润,未见血管和神经侵犯,符合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余5例肿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呈腺样、小梁状或巢团状排列。肿瘤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大片坏死区域,符合肾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1例有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化示:Syn阳性率为100%(10/10),CD56阳性率为100%(9/9),CK阳性率为90%(9/10),Cg A阳性率为25%(2/8)。1例失访,余随访7 d^22个月,平均11.47个月。5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5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例失访、2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无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预后可。肾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应综合治疗,尽管放化疗有效果,但常因广泛转移,预后差。 翟天元 罗彬杰 贾占奎 李松超 白忻如 高汉青 徐进松 于顺利 杨锦建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paraganglioma,GP)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4例GP患者资料。通过病历查询获得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采用HE染色及RocheBenchMarkXT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仪检测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CD5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丝蛋白(NF)等标志物。通过电话随访收集患者预后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均以间断性腹痛、腹胀入院。发病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56岁。术前均行CT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段肠壁局限性增厚,并于增强后轻度强化;3例超声内镜检查示肿物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黏膜或黏膜下层的低回声影。瘤体最大径0.6~1.8cm,平均1.2cm。镜下,肿瘤均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节细胞样细胞构成,三者比例不一。上皮样细胞表达CKpan、突触素、CgA和CD56;梭形细胞表达S-100蛋白、SOX-10;节细胞样细胞表达NF、突触素、CgA和CD56;3种细胞均表达NSE。4例患者术后随访3~30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结论GP是一种好发于十二指肠的具有良性生物学特性的肿瘤,多可采用内镜下完整切除,预后极好。尽管其发生率极低,但对于发生在十二指肠,尤其是第二段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在鉴别诊断时应尽量考虑到GP的可能。 马怡晖 高汉青 李文才关键词:副神经节瘤 十二指肠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8 2018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S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囊实性肿瘤,1959年首次报道,1996版WHO分类正式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00版WHO将其分为交界性SPN和实性假乳头状癌,而2010版WHO则重新定义,将其直接归入恶性肿瘤。SPN好发于女性,尤多见于青年女性,男性患者不足10%;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SPN被认为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目前国内外有关男性患者的SPN临床发病特点、病理学改变及预后的报道甚少。 马怡晖 高汉青 翟文龙 黄培 李珊珊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 性别差异 预后 WHO分类 胰腺囊实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