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三联吡啶的柱[5]芳烃自组装光致发光聚合物
- 柱芳烃是在2,5位通过亚甲基连接的1,4-取代对苯二酚组成的环状低聚物,该类化合物于2008年由Ogoshi et al首次报道[1]。作为一类新型超分子主体分子,柱芳烃已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目前,有...
- 王晓静吴娇茹韩杰
- 关键词:自组装光致发光
- 文献传递
- 基于杯[4]冠醚的1,3,4-噁二唑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被引量:4
- 2016年
- 分别以2-苯基-5-(2-吡啶基)-1,3,4-噁二唑及2,5-二苯基-1,3,4-噁二唑为荧光基团,设计合成了基于杯[4]冠醚结构的荧光探针分子1a和1b;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了其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考察了探针分子1a和1b对碱金属离子(Na^+,K^+,Cs^+)、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及过渡金属离子(Mn^(2+),Co^(2+),Ni^(2+),Cu^(2+),Zn^(2+),Cd^(2+),Ag^+)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Na^+可使探针分子1a的二氯甲烷溶液荧光强度显著增强,K+和Cs^+对探针分子1a的荧光强度几乎无影响,而Ca^(2+)及所有过渡金属离子均可有效猝灭探针分子1a的荧光.探针分子1b对于碱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与探针分子1a相似,但其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弱于探针分子1a.根据核磁共振表征结果讨论了金属离子与荧光探针的络合位点.
- 谢迪欢孙春王晓静韩杰
- 关键词:杯[4]冠醚1,3,4-噁二唑荧光探针金属离子
- 1,4-二甲氧基柱[5]芳烃的合成及其与1,6-己二胺包结常数的测定被引量:8
- 2017年
- 合成了1,4-二甲氧基柱E53芳烃(DMPE5]),采用核磁滴定方法研究了主体分子DMP[5]与客体分子1,6-己二胺的包结作用。通过摩尔比方法确定了主客体分子间的包结比为1:1,并利用DynaFit计算了包结常数Ka=49L/mol。本实验可作为有机化学实验在本科生化学及相关专业开设,有利于学生了解超分子化学前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方法。
- 刘硕王晓静韩杰
- 关键词:芳烃超分子化学包结常数
- 基于三联吡啶的柱[5]芳烃自组装光致发光聚合物
- 柱芳烃是在2,5位通过亚甲基连接的1,4-取代对苯二酚组成的环状低聚物,该类化合物于2008年由Ogoshi et al首次报道[1]。作为一类新型超分子主体分子,柱芳烃已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目前,有...
- 王晓静吴娇茹韩杰
- 关键词:自组装光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