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扬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巨大儿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描述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巨大儿出生率及体重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6818例,活产儿6830例,描述每年巨大儿出生率及其体重变化趋势、生产方式。结果 6830例活产儿中巨大儿259例,均为单胎。2010-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巨大儿出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巨大儿出生率农村高于城镇,男性高于女性,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结论成都市龙泉驿区巨大儿出生率逐年上升,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合理选择生产方式以减少新生儿产时并发症。
- 陈勇杨涌叶扬
- 关键词:新生儿巨大儿出生率
- 阿奇霉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AZM)联合康复新液(KFX)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AZM联合KFX治疗,对照组单用AZM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体温峰值、发热持续时间、发热>3 d例数、消化道不良反应例数及治疗好转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发热持续天数、发热>3 d的例数及治疗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温峰值、消化道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ZM联合KFX治疗社区支原体或衣原体肺炎患儿安全性更高,其消化道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勇叶扬戴刚李正何莉杨鹏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支原体社区获得性感染大环内酯
- 奥美拉唑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治疗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的一线药物[1-2]。PPI相对于H2受体拮抗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PPI的半衰期较长,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不产生耐受性[3-4]。一项Meta分析显示,PPI比H2受体拮抗剂能更有效地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发病率[5]。目前临床使用的PPI有5种,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 陈勇叶扬冯韬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疾病胃酸分泌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
- 阿奇霉素与诺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与诺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与诺氟沙星组,每组各50例。阿奇霉素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根据患儿体质量每次10 mg/kg,每天1次;诺氟沙星组静脉注射诺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每次150 mg,每天2次。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结果阿奇霉素组的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诺氟沙星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诺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与诺氟沙星组的6.00%(3/50)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诺氟沙星,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叶扬陈勇吕加利
- 关键词:阿奇霉素诺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