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明
- 作品数:32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低CO_(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在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低CO_(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设定对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气腹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普通外科手术病人2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符合组间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按传统预设压力域值,观察组按个体实际情况实施低CO_(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术中根据手术时长(≤1.5 h、>1.5~2.0 h、>2.0~2.5 h、>2.5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T_(0))、手术开始(T_(1))、手术开始0.5 h(T_(2))、手术结束(T_(3))四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_(2))变化值,术后随访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SBP、DBP、HR、ETCO_(2)呈不同程度升高,两组患者ETCO_(2)自气管插管(T_(0))至手术结束(T_(3))呈持续上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肩膀酸痛、腰痛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满足术中视野需求,减少CO_(2)注入量及血中CO_(2)的潴留及蓄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后保障安全。
- 付丽明李学山邓水珠纪孝峰赵鹏罗丽琴林晓莉朱敏优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 临床护士心理资本现状及其与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心理资本、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三明市12所医院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资本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希望[(4.69±0.78)分]、自我效能[(4.65±0.85)分]、韧性[(4.58±0.69)分]、乐观[(4.40±0.66)分],焦虑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心理资本与焦虑自评、消极应对呈负相关,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心理资本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积极应对,21.4%可以由积极应对解释。结论:临床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焦虑水平较低,但管理者仍需动态观察临床护士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改善临床护士的应对方式,才能以最佳身心状态投入于临床工作中。
- 李婷陈玉蓓邓水珠付丽明林小珍郑春兰邱小雪张霖严文燕
- 关键词:心理资本焦虑临床护士
- 全程跟踪管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器械应用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提高手术器械的齐全完好率,探讨新的器械管理服务模式。方法:采用全程跟踪管理服务模式即通过收集手术器械发生不良事件(遗失及手术器械构件缺损)的信息、查看术后器械护士是否再次核对器械数目及配件的完整性、抽查年轻护士对不常用及构件复杂的无菌包内器械的认识程度,分析器械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环节,根据原因在手术前、中、后、供应环节制定跟踪流程与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全程跟踪管理服务模式,手术器械遗失件数及构件缺损件数较前减少,器械护士术后核对器械台次情况、提问器械名称回答正确人数及器械认识成绩较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跟踪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手术器械的齐全完好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付丽明邱小雪邓水珠高洁钟凤麟罗菊清张柏磊
- 关键词:手术器械
- 基层综合性医院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路径的创新及应用
- 2024年
- 目的以零缺陷管理作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使基层综合医院的手术器械闭环式安全路径创新管理更加标准化、程序化.方法本研究对手术器械运行中存在的现况问题及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服务方案(包括器械安全核查制度及运行流程、手-供沟通反馈渠道落实、信息化共享平台建立、专人专科器械清洗的规范化培训、随包式流转器械责任清单全覆盖及电子文件造册的可视化全科器械图谱、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应用等),且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最终在器械包的存储、使用、下送过程中构建一条“有迹可循的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路径”.结果手术室下送及CSSD出库的不合格器械总包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器械遗落、构件缺损及性能不良包数较运行新的管理路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护士术后核对专科精密贵重器械包次及手供双方护士对不常用构件复杂器械的熟识度(名称、性能、保养)较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全过程器械管理,图谱的普及化、共享化、实时更新,优化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路径,降低耗损,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使运行环节更高效、精准,已被证明在我院的使用成效良好,具有可行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付丽明林小珍陈玉珠邓水珠林晓莉
- 关键词:手术器械
- 舒适体位护理在腹腔镜头低脚高截石位摆放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舒适体位护理在腹腔镜头低脚高截石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腔镜手术、直肠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体位护理,试验组采用舒适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舒适度、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SBP、DBP、HR的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手术体位舒适性(四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体位摆放前后SBP、DBP、HR的指标变化均随着体位变化而发生变化均P>0.05。结论采用舒适体位护理,能增进护患沟通,增加舒适度,便于医师操作,充分暴露视野,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 付丽明邓水珠邱小雪董祖锦高洁钟凤麟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 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后转ICU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压力性损伤是急、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Keller等[1]通过文献回顾发现,ICU内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为14%~41%,发病率为1%~56%,是普通病房的2~3倍。手术患者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它与手术的时间长度、手术进行中发生的低血压、手术过程中的低核心温度、手术体位、循环状态有关[2],造成多部位、多处的急性压力性损伤.在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多数为气管内插管,往往意识不清,在解除麻醉药控制、低血压、低温及体位等因素后,会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肢体末梢感觉如温度觉、痛觉偏差,其病种多样化、病情危重、变化急骤,这无疑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据本院ICU反馈的数据显示:ICU中37.8%的患者来自于手术患者.
- 曾燕付丽明陈小燕
-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温度觉高危患者普通病房
- 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应用——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探讨了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设计出多元化多维度医护合作共同培训的方案,达到人人有效掌握疫情防控救护知识,以随时适应岗位需求,积极应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期为制定疫情防控救护知识的规范化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 李旭凤邓水珠付丽明李婷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护理管理
- 基于新团体标准下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探讨
- 2023年
-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因素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0年1-9月、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390952人日数)和试验组(432880人日数)。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制定标准,进行各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配合视频、海报、粘贴画等防跌倒/坠床等资料宣传,统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影响因素及例数、各科护理联络员防跌倒/坠床技能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结果试验组在防滑、防跌工具使用不当(χ^(2)=5.27)、地面湿滑(χ^(2)=4.29)、床栏因素(χ^(2)=4.54)、无人陪护(χ^(2)=4.40)这4个风险因素中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低于对照组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各科联络员跌倒危险减低预防技术操作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经培训考核后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各级逐层规范化培训、多形式宣教模式并举、各项预防措施操作标准化,可提升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意识,降低其发生率。
- 陈锡娇付丽明林晓莉伍林珠余桂英
- 关键词:意外跌倒坠床在职培训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培训期护士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培训期护士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实践。方法于2017年以手术室16名2年内培训期的新护士为活动对象,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运用品管手法,以备物准确率、手术医生满意率来设定目标,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采取制作电子书进行电子化集中管理、制定专科手术操作标准及成立培训团队、制作各专科手术配合步骤本及手术配合的PPT与视频进行教学等措施,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PPT教学方法优于书本教学方法,理论考试成绩较改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备物齐全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满意率较前提升,器械护士在手术备物齐全性、传递器械准确性、规范性及主动性方面较改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护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提高手术室培训期护士手术配合能力,以实证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付丽明邓水珠邱小雪陈玉蓓林小珍苏立林高洁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 多元化复合保温策略模式在围术期手术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元化复合保温策略模式在围术期手术患者发生低体温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收集三明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患者分别为对照组(2019年, 10 108例)和试验组(2020年, 10 444例)。其中低体温发生例数分别为44例和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保温方法, 试验组采用多元化复合保温策略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入PACU后发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变化及患者低体温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入PACU后发生低体温与手术科室(χ^(2)=19.88, P=0.003)、年龄分组(χ^(2)=5.34, P=0.021)、手术时长(Z=-2.97, P=0.003)、术中补液量(t=-3.84, 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t=-2.64, P=0.011)、凝血酶原国际比值(t=-3.61, 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t=2.43, P=0.018)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t=6.15, P < 0.001)及血小板(t=4.71, P < 0.001)指标变化, 试验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t=3.29, P=0.004)及血小板(t=2.95, P=0.008)指标变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试验组患者低体温发生20例(占1.92‰), 较对照组[发生44例(占4.35‰)]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 P=0.002)。结论多元化复合保温策略模式有利于降低术后入PACU室后低体温发生率, 充分体现手术室人文关怀, 提升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 林晓莉付丽明魏薇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麻醉恢复期体温变化年龄因素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