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秀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息肉
  • 1篇胆囊息肉样
  • 1篇胆囊息肉样病...
  • 1篇异物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疗效
  • 1篇手术疗效分析
  • 1篇双盲
  • 1篇双盲随机
  • 1篇双盲随机对照
  • 1篇双盲随机对照...
  • 1篇疼痛
  • 1篇疝囊
  • 1篇息肉
  • 1篇息肉样
  • 1篇息肉样病变
  • 1篇斜疝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机构

  • 3篇梅河口市中心...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3篇李永秀
  • 1篇曹宏
  • 1篇李天明
  • 1篇林艺
  • 1篇陶凯
  • 1篇王颖
  • 1篇孙继忠
  • 1篇张荣国
  • 1篇张海峰
  • 1篇郑亚民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急性肠梗阻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12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情况,分早期组(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22例)、中期组(发病后24~48小时手术13例)、延期组(发病48小时后手术12例)。结果: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7天;中期组局部肠管血运障碍6例(14.2%),平均住院时间10天;延期组肠管坏死3例(7.1%),住院期间复发再手术2例(4.7%),平均住院时间13天,早期手术组治愈率100%,死亡率0,中期组治愈率96.67%,死亡率0,延期组治愈率90%,死亡率10%。结论: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最好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
郑亚民李永秀张海峰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开放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中疝囊缝扎作用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疝囊结扎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240例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0例,手术中不结扎疝囊;对照组120例,术中高位结扎疝囊。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工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37例患者完成手术和术后随访,随访率98.75%。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工时间、住院花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方面复发率、慢性疼痛、血清肿、血肿和排尿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异物感发生率分别为2.52%和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腹股沟疝手术中结扎疝囊并不会减少复发率,但有可能增加异物感的发生率。
陶凯张莹李永秀王欣魏亮
关键词:腹股沟慢性疼痛异物感
胆囊CEUS联合肝脏MRI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胆囊超声造影(CEUS)联合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2例PLG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55)和恶性病变组(n=67)。比较两组患者CEUS及MRI检查结果,分析胆囊CEUS与肝脏MRI单独、联合检查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CEUS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组胆囊壁厚度大于良性病变组(P<0.05);胆囊壁不连续、高增强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短于良性病变组(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组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胆囊CEUS联合肝脏MRI诊断PLG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4%、90.91%、91.80%,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结论:胆囊CEUS联合肝脏MRI在PLG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魏亮孙继忠张荣国王颖李天明林艺李永秀曹宏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