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蕾蕾

作品数:33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图像
  • 6篇肿瘤
  • 6篇网络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显像
  • 4篇正电子
  • 4篇正电子发射
  • 4篇图像分割
  • 4篇图像质量
  • 4篇卷积
  • 4篇卷积神经网络
  • 4篇甲状腺
  • 4篇发射型计算机
  • 4篇CT图像
  • 4篇超声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发射型
  • 3篇正电子发射型...
  • 3篇正电子发射型...

机构

  • 3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南京市卫生信...
  • 9篇南京市急救中...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学会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江苏省计量科...
  • 1篇江苏华益科技...

作者

  • 33篇周蕾蕾
  • 21篇蒋红兵
  • 11篇徐磊
  • 8篇孟庆乐
  • 8篇刘成友
  • 8篇杨瑞
  • 7篇吴倩倩
  • 4篇王峰
  • 4篇秦航
  • 4篇刘康
  • 3篇殷信道
  • 3篇陈宇辰
  • 2篇马俊
  • 2篇姜亮
  • 1篇方莹
  • 1篇王敏
  • 1篇蒋娥
  • 1篇时飞跃
  • 1篇蒋腾
  • 1篇吴书铭

传媒

  • 12篇中国医疗设备
  • 6篇中国医学装备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像分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发展与应用
目的:放疗图像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勾画是制定放疗计划的关键步骤,目前临床中多由放疗医师手工勾画。图像分割技术可以将图像中具有相似属性的区域进行划分,是肿瘤放射治疗中图像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基于边缘、基...
吴倩倩周蕾蕾赵紫婷蒋红兵
关键词:图像分割靶区勾画
文献传递
数字光导PET-CT质量控制方法探讨与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数字光导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为PET-CT设备验收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18988-1、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结合PET-CT设备的无源及有源质量控制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设备机房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设备工作电压、计数率、晶体位置查找表(LUT)漂移、能量漂移与飞行时间(TOF)漂移等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评价质量控制通过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2年数据显示PET-CT设备的性能良好,质量控制总通过率为94.5%,温度、电压、最高计数率、晶体位置查找表(LUT)漂移与TOF漂移均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通过率为100%。相对湿度浮动区间为3.0%~66.3%,均值为25.6%,标准差为11.25%;最低计数率浮动区间为71.9~111.2,均值为105.1,标准差为4.55;能量漂移均值为2.03;PET-CT设备机房湿度是影响质量控制通过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建立的PET-CT设备质量控制测试及分析方法有效,可为PET-CT设备验收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邹奕轩孟庆乐杨瑞徐磊钱鑫宇周蕾蕾蒋红兵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设备维护
膀胱结构在CT与CBCT图像及自动勾画软件间的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结构在CT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中的影像学差异,定量评估三款软件在2种图像中自动勾画膀胱结构的准确度,探讨当前模型自动勾画CBCT图像中膀胱结构的可行性,为实现基于CBCT图像的膀胱充盈状态快速评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定位CT图像及CBCT图像,通过HU均值(HU_(mean))、熵(ENT)、逆差距(IDM)分析两种图像中膀胱结构的影像学差异。以其中的手动勾画结构为参考,通过体积差异(ΔV%)、Dice相似性系数(DSC),定量评估3款软件在CT及CBCT图像中自动勾画膀胱结构的体积与形状准确性。结果CT图像中膀胱结构的ENT、IDM、HU_(mean)分别为2.79±0.40,0.72±0.03,7.64±15.06,CBCT图像中分别为5.12±0.59,0.54±0.06,26.17±24.19,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款软件在CT中自动勾画膀胱结构的DSC值均大于0.7,在CBCT中均小于0.7。三款软件在CT图像中的自动勾画膀胱结构与手动勾画的体积差异均小于CBCT图像。结论CBCT图像中膀胱结构的CT值波动及噪声显著高于CT图像。三款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软件均能在CT图像中实现膀胱结构的准确勾画,但受到网络训练原始数据及图像间固有影像学差异的影响,尚不能用于CBCT图像。
赵紫婷时飞跃王敏周蕾蕾吴倩倩蒋红兵
关键词:宫颈癌膀胱CT图像
基于迁移学习ResNet50模型的肾脏占位CT图像的良恶性分类研究
目的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对于临床治疗非常重要.传统影像组学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征,效率低且适应性差,本文探讨一种能自动学习图像特征并分类肾脏占位CT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经过大规模自然图像训练得到的ResNet50卷...
周蕾蕾陈宇辰殷信道蒋红兵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CT图像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武婕周蕾蕾张逸悦蒋腾徐志宏张思伟白侠王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PET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半定量分析
每床位采集时间对^(18)F-FDG PET图像质量和SUV值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每床位采集时间对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 Value,SUV)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体模实验和23例患者(48处病灶)行^(18)F-FDGPET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参照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在国际电工委员会体模中37 mm微球和腔体注射比例为4:1的^(18)F-FDG。PET数据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法+飞行时间技术+点扩散技术,图像质量评估采用变异系数(CV)值、对比度、信噪比、肝脏SUV_(mean)、SUV_(sd)、CV_(liver)值和病灶SUV_(max)。结果体模CV值随着采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信噪比呈上升趋势,对比度趋于稳定。每床位采集时间为5 min时临床实例PET图像质量最优,2 min时图像病灶依然清晰可见。不同采集时间对应的肝脏SUV_(mean)、SUV_(sd)和CV_(liver)值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97.10、F=14.59、F=46.80,P均<0.0001),不同采集时间对应的病灶SUV_(max)整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P=0.88),且不同体质量和剂量组SUV_(max)得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8)F-FDG PET图像质量和SUV值受采集时间影响较大,延长采集时间可有效抑制PET图像噪声。同时显示^(18)F-FDG PET/CT全身快速扫描具有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可行性。
徐磊孟庆乐杨瑞钱鑫宇周蕾蕾蒋红兵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质量标准摄取值
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的^(68)Ga-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方法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瘦组(n=13)、正常组(n=40)、超重组(n=31)和肥胖组(n=5)。以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等效噪声比(NECR)、随机分数和变异系数(CV)评估PET图像质量,分析其与BMI的关系,并比较4组间差异。结果 89例患者平均BMI为(22.99±3.77)kg/m^2,^(68)Ga-DOTA-NOC注射剂量为(1.04±0.27)MBq/kg体质量。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和NECR均与显像剂注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0.71、0.71、0.72,P均<0.01)。NECR在显像剂注射剂量约为1.65MBq/kg体质量时获得最大值。4组真符合计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P<0.01),且BMI正常组患者真符合计数率与偏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比值分别为0.82、1.12和1.28。CV值随显像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78,P<0.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8,P<0.01)。4组间随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7)。结论基于患者BMI,^(68)Ga-DOTA-NOC PET/CT推荐方案如下:偏瘦患者显像剂注射剂量参考范围为1.05~1.15MBq/kg体质量,最大不超过1.30MBq/kg体质量;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每床位采集时间分别延长1.2~1.3倍和1.3~1.5倍。
徐磊周蕾蕾孟庆乐杨瑞钱鑫宇赵震宇王峰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
不同滤波方法对脑部PET图像质量和SUV值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滤波方法对^(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脑部PE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影响。方法选用美国国家电气制造者协会(NEMA)标准模体和行^(68)Ga-DOTA-NOC PET检查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模体和脑部PET图像重建均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法(OSEM)+飞行时间技术(TOF)+点扩散技术(PSF),滤波方法采用None、Smooth1、Smooth2、Smooth3、Enhance1和Enhance2,图像质量评估采用模体变异系数(CV)值、对比度、信噪比、垂体SUVpeak、SUVmax、SUVmean和SUVsd。结果基于Smooth3的模体和脑部PET图像质量均最优。Smooth3对应的模体CV值(16.57%)和对比度(41.16)均最小,对应的信噪比(242.32)最大。基于Smooth3的SUV值小于其他滤波方法,且不同滤波方法所得垂体SUVpeak、SUVmax、SUVmean和SUVsd值得分差异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F=0.7354,P=0.5976;F=1.166,P=0.3270;F=1.725,P=0.1299;F=1.160,P=0.3301)。结论不同滤波函数获得的^(68)Ga-DOTA-NOC脑部PET图像质量和垂体SUV值差异较大,平滑函数Smooth3能有效抑制PET图像噪声,持续获得高质量脑部PET图像,为PET重建算法提供参考依据。
徐磊孟庆乐杨瑞钱鑫宇周蕾蕾蒋红兵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滤波方法图像质量标准摄取值
基于DWI和FLAIR的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预测醒后卒中的发病时间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的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构建醒后卒中的发病时间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搜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明确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2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测试集(n=81),另搜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就诊的明确发病时间的AIS患者(n=56)为验证集,并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为≤4.5 h和>4.5 h两组。采用A.K.软件提取DWI和FLAIR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最佳预测因子并构建诺莫图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每例患者各提取1584个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6类26个与卒中发病时间高度相关的特征。ROC显示联合独立预测因子影像组学标签、高血脂症构建的诺莫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发病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3、0.977),预测测试集发病时间AUC为0.9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5、0.918),预测外部验证集发病时间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7、0.819),三者间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long检验,P> 0.05)。结论基于DWI、FLAIR及临床资料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AIS患者的发病时间,且拥有较高的可靠性。
艾中萍姜亮周蕾蕾张宏殷信道王守巨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基于VB.NET与Access的卫生人才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开发设计卫生人才管理系统软件,以加强卫生人才的信息化管理,规范卫生人才的推举和培养流程,降低医学会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方法:使用VB.NET作为前端开发工具,以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设计卫生人才管理软件。结果:开发设计的卫生人才管理软件具有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以及统计筛选等功能,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灵活,存储安全,使得原本繁琐的卫生人才信息管理工作变的方便快捷,在南京医学会应用期间,运行状态稳定,反映良好。结论:卫生人才管理系统软件不但实现了卫生人才基本的信息管理功能,而且使得医学会中各专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青年委员的推举培养等工作实现数字化。
周蕾蕾蒋红兵方莹方莹
关键词:VB.NETACCESS数据库信息化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