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丹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幸福感
  • 2篇产品质量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政府
  • 1篇中等收入阶层
  • 1篇社会福利
  • 1篇生产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收入阶层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满意度
  • 1篇满意度影响因...
  • 1篇民工
  • 1篇教育程度
  • 1篇阶层
  • 1篇经济增长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李丹丹
  • 3篇程虹
  • 1篇余红伟
  • 1篇沈珺
  • 1篇王平田

传媒

  • 2篇宏观质量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企业亏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得出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亏损面约为12.2%。亏损面较小的企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年龄为11至15年、中型(员工人数为301至1 000人)、民营、具有出口行为、非加工贸易型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等。基于OLS和Probit计量回归,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产品质量的提升又对企业亏损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内生性检验,全要素生产率-产品质量-企业亏损具有显著的因果效应。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企业亏损,这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引导企业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核心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李丹丹王平田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产品质量
中国质量出现转折——我国质量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连续的年度质量观测调查和对比分析,我国总体质量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较为清晰地显现出来:中国质量发展出现转折。调查显示:我国质量总体状况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风险较高领域的安全底线基本筑牢;质量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虽有进步但仍未达及格水平;公民质量知识、能力落后于其质量意识;质量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基于数据分析,得出我国质量未来发展的四个总体趋势性特征:质量满意需求超过质量安全需求的历史性变化正悄然发生;质量安全状况已经进入一个向上发展的通道;微观产品质量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密切关联性,将成为驱动我国经济质量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要素;质量公共服务的短板将越来越影响我国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促使我国必须大力推动政府质量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调整质量治理方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破解我国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大质量公共服务力度,将现有的以政府宏观结构调整为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做法,转变到主要依靠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驱动经济发展质量的道路上来。
程虹李丹丹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被引量:48
2014年
现有的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是结构调整的宏观思路,其在理论上的局限性是忽视了支撑经济增长质量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中具体的微观产品(一二三产业中具体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加总,因此必须以微观产品质量为基础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以微观产品质量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质量一般理论,在定义、动力机制以及政策含义上与现有理论有显著差异。微观产品质量促进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设,可以在区域层面得到初步的检验。政策建议是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必须以微观的产品质量为核心。
程虹李丹丹
关键词:产品质量经济增长质量
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3
2009年
文章将市场机制作为研究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出发点,提出"质量安全"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核心目标。文章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属性,分析我国目前宏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消费者缺位"与"政府越位"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的改革,是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在路径选择上的主要制度安排。
程虹李丹丹
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影响因素——基于质量观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对2012年质量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构建了影响我国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的满意程度处于"较不满意"的层次。根据数据检验和分析,得出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主要受到部门工作形象和能力、消费环境感受,以及对质量信息评价等三大类八项因素的显著影响。通过相关性检验,得出该八项因素与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正相关,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效果、质量安全事件处理效果、质量安全预防和预警效果这三大因素的相关程度最高。另外,通过样本分析也得出:农村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的满意度高于城市消费者;文化程度越高,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越低;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政府质量监管满意度先下降后上升,呈U型曲线的变化规律。
李丹丹
关键词: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2014年中国质量观测调查的数据,实证测度了转型时期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幸福感,并运用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财富拥有、社会福利与个体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女性高于男性,农村人群高于城市人群,已婚人士高于未婚人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程度、职业类型以及家庭结构中,幸福感呈现明显差异;2个人目标实现能力、社会公平与物价稳定是影响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最为显著的因素,而家庭消费、消费环境以及社会治安是相对不显著的影响因素;3财富拥有、社会福利会以及个体能力三个维度的因素均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其中个体能力维度对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最大;个体能力除了直接正向作用于幸福感之外,还会通过正向地影响财富拥有及社会福利来间接作用幸福感。因此,当前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个体能力维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与环境,为中产阶层个体能力展现提供公平畅通的渠道,是转型时期提升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的首要之义。
余红伟沈珺李丹丹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层幸福感社会福利
教育程度提高了农民工的幸福感吗——来自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证据被引量:14
2017年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教育投入是否为农民工带来了非货币化的收益——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采用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估计的似不相关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教育程度对我国农民工幸福感具有较为稳健的负向效应。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加班时间、职位晋升和城市融入感这三个因素显著强化了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作用,而社保水平则显著减弱了这一负效应。
李丹丹
关键词:教育程度幸福感农民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