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思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K3R2基因错义变异所致MPPH综合征I型患儿遗传学分析
- 2022年
-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巨脑畸形-多小脑回-多指(趾)畸形-脑积水(MPPH)综合征Ⅰ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21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1例MPPH I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等病例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PPH I型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同时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候选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先证者携带PIK3R2基因c.1117(p.Gly373Arg)杂合错义变异,国内既往未见报道,其父母未携带相同变异。相关文献报道的16例MPPH I型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巨脑畸形、癫痫发作、多指(趾)畸形、发育迟缓及智力发育障碍。共报道了3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p.Gly373Arg杂合变异最多(14例),罕见变异包括p.Leu401Pro变异1例和p.Asp557His变异1例。结论:PIK3R2基因c.1117G>A(p.Gly373Arg)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该患儿发生MPPH I的原因,脑积水考虑与该综合征相关,其母亲再次怀孕时需接受产前诊断。
- 阮妙华胡思思周晓军石佳旻陈源朱棉棉王楸王丹
- 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的循证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将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知识问卷得分、护士及产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最终纳入21条证据、18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由5.81%下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相关知识问卷得分分别由(70.1±5.4)、(55.8±8.3)分提升至(87.6±5.0)、(74.5±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6,P<0.001;t=8.055,P<0.001);除条目8、13、16外,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80%以上。结论实施基于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规范产妇母乳采集、储存、运送行为,提高护士对母乳的监管力度,从而减少母乳被污染的风险,保证母乳质量安全。
- 黄小夏冯小芳胡思思陈霜孙彩霞
- 关键词:新生儿院外管理循证护理学新生儿护理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全部患者并发ARDS发生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6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ARDS 19例,发生率为30.65%。单因素分析发现,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ARDS与妊娠期糖尿病、肺部感染及低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高脂血症、年龄、APACHEⅡ评分、体温、心率、pH、血小板计数、WBC、TG、TC、BUN及氧合指数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妊娠期糖尿病(OR=6.348)、肺部感染(OR=4.544)及低蛋白血症(OR=13.132)(P<0.05)。结论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上并发ARDS风险较高,而可作为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了解并识别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危险因素,对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防治措施、改善其预后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胡思思翟琪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
-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及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HNACC)及癌旁组织中mir-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HN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6例HNACC组织和19例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结果 mir-21在AC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复发组的mir-21表达量高于非转移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神经累及、骨累及以及不同TNM分期的mir-21的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与HNACC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联系,且在其复发和转移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蒋烈浩葛明华凌志强陆晓筱胡思思
- 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损伤及生化指标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苯中毒患者39例为中毒组。另选39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和生化指标。结果中毒组WBC计数、RBC计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计数(PLT)及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BC、NEUT及Hb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组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血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毒组彗星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彗星细胞分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BC、NEUT分级与彗星细胞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且与尾长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和血生化异常,血液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明显。
- 胡思思陈博
-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淋巴细胞生化指标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MyD88的mRNA表达量及与炎症反应和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和胎盘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mRNA表达量与胎盘中炎症反应和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8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于分娩前检测2组外周血中MyD88的mRNA表达量,分娩后检测2组胎盘中MyD88、炎症反应因子及脂肪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研究组外周血及胎盘中MyD88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外周血中的MyD88的mRNA表达与胎盘中MyD88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980,P<0.05);研究组胎盘中白细胞介素-6(IL-6)、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联素、抵抗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MyD88高表达患者胎盘中的IL-6、TNF-α、IL-1β、RBP4、脂联素、抵抗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MyD88低表达者(P<0.05),瘦素的mRNA表达量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和胎盘中MyD88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检测患者外周血中MyD88的表达量能反映出患者胎盘中炎症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异常。
- 翟琪肖美玲吴文烈胡思思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髓样分化因子88脂肪细胞因子
- miR-130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微小RNA(miRNAs)是一组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通常结合到mRNA分子上导致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croRNA-130(miR-130)包括miR-130a和miR-130b。研究发现,miR-130在多种机制调控下,在一些肿瘤中发挥癌基因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并且与多种肿瘤化疗耐药性有关。本文就miR-130在肿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胡思思凌志强葛明华
- 关键词:肿瘤化疗耐药性
- CDH1启动子5`-CpG岛甲基化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作为一种涎腺罕见癌,神经浸润发生率、远处转移率以及局部复发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因其嗜神经性以及其高肺转移率越来越受到关注。SACC...
- 胡思思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CDH1基因甲基化E-钙粘蛋白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Meth...
- 陆晓筱葛明华凌志强胡思思许敬郑传铭谭卓陈超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MGMT基因甲基化
- 文献传递
- 早期应用大黄中药方治疗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大黄中药方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脏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遵医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黄中药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2 h、24 h、3 d、7 d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同时对其治疗后脏器损伤情况、临床疗效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3 d、7 d后,血清细胞因子IL-10、TNF-α、TGF-β1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损伤总发生率为33.33%(1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分别为86.67%(39/45)、13.33%(6/45),优于对照组的75.56%(34/45)、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百草枯中毒患者常规遵医嘱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大黄中药方治疗,减少了脏器损伤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效果较好。
- 陈坚胡思思邵灿潘胜平余德锁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细胞因子脏器损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