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疏肝健脾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血清簇集蛋白、AQP4、NLRP3炎性小体和esRA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血清簇集蛋白、水通道蛋白-4(AQP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疏肝健脾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HAMD评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型甲状腺素(FT4)、游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簇集蛋白、AQP4、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sRA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可以调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LRP3炎性小体mRNA表达、上调esRAGE水平有关。 毕菲菲 张冬冬 荀艳平 刘伟关键词:2型糖尿病 抑郁症 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1年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主要采用内治、外治及内外联合治疗,多围绕脏腑辨证和气血痰瘀辨证,治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为主。内治多自拟方药或以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温胆汤等经典方化裁,外治主要有普通针刺、耳针、头针、腹针、穴位贴敷等,均可改善抑郁症状并控制血糖。 毕菲菲 姚岚 张冬冬 荀艳平 刘伟关键词:糖尿病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空腹血糖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与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350例STEMI患者按入院48小时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分为〈5.6mmol/L、5.6~7.0mmol/L、7.0~10.0mmol/L、〉10.0mmol/L4组。比较4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有无糖尿病的STEMI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1)高血糖患者中有相当比例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各血糖水平组内,无糖尿病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糖尿病的患者(P〈0.05)。(2)无糖尿病的STEMI患者随着平均空腹血糖的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而有糖尿病的患者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空腹血糖是院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5,95%CI:1.028~1.415,P〈0.05),而糖尿病并不是院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1,95%CI:0.667—1.566,P〉0.05)。结论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病史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王心捷 孙彦玲 蒋桦 肖雪娜 刘伟 于红霞关键词:空腹血糖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评价入院后48小时内平均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非糖尿病AMI患者283例,根据入院48小时的2次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6.18mmol/L(1组)、6.1~7.88mmol/L(2组)、>7.8mmol/L(3组)3组。组间比较不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的AMI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住院治疗经过情况。结果:与1组比较,2组、3组中女性发生广泛前壁AMI的比例明显增多。随着平均空腹血糖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吸烟、平均空腹血糖、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对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入院48小时内平均空腹血糖升高是非糖尿病AMI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心捷 尹素凤 谷瑞瑜 刘伟 刘伟 肖雪娜关键词:心肌梗死 高血糖症 预后 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心境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在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20号),将1~60号分为对照组,61~120号分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二甲双胍降糖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同时施以中医五行情志干预,两组均观察6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心境状态[抑郁(SDS)、自我负担感受(SPBS)],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生活质量(A-DQOL)评分及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DS、SPBS评分及A-D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及心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健脾方配合中医五行情志干预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及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 毕菲菲 姚岚 张冬冬 荀艳平 刘伟 张军 无关键词:疏肝健脾方 心境状态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