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昱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胰
  • 1篇胆胰转流术
  • 1篇多发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上叶
  • 1篇探查
  • 1篇探查术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旁路术
  • 1篇剖胸
  • 1篇剖胸探查
  • 1篇剖胸探查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转流
  • 1篇转流术
  • 1篇胃旁路术
  • 1篇空肠
  • 1篇空肠转移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狄建忠
  • 2篇张频
  • 2篇汪昱
  • 1篇杜贻豹
  • 1篇张宏玮
  • 1篇郑起
  • 1篇韩晓东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肺癌空肠转移致多发肠穿孔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 男性,67岁。岗“突发中上腹疼痛12h”于2007年1月7日入院。2006年11月患者因反复咯血2个月余体检提示左上肺肿块,进一步行剖胸探查术,术中病理检查为肺癌(图1)。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有咯血伴胸痛,长期服用抗炎镇痛药物,不伴恶心、呕吐,无反复腹痛、腹泻,无反复发热、盗汗,不伴皮肤黄染。病程中消瘦,伴进行性体重下降。患者否认有肺结核、伤寒史。
狄建忠张频汪昱
关键词:空肠转移肺癌肠穿孔多发肺上叶切除术剖胸探查术
胃旁路术与胆胰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15g,自由进水;对照组不限食量。记录手术时间、死亡率。每周测空腹体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16周的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min,BPD组为(35±6)min;GBP组大鼠死亡1只,BPD组死亡3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前各组大鼠血糖、瘦素及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大鼠血糖及瘦素均无明显变化。饮食控制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第4周时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6周(P〈0.05),但血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GBP组与BPD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而血IGF-1水平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6周[血糖:(6.8±1.0)、(6.3±0.8)mmol/L比(13.9±2.6)、(14.1±2.4)mmol/L;瘦素:(16.1±3.3)、(17.2±3.2)pg/ml比(29.4±3.9)、(29.4±3.9)pg/ml;IGF-1:(166.1±8.3)、(142.2±8.2)ng/L比(119.4±8.8)、(109.8±7.9)ng/L,P值均〈0.01],但这两组的血糖及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GBP组大鼠血IGF-1水平较BPD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
狄建忠韩晓东张宏玮杜贻豹汪昱郑起张频
关键词:糖尿病胃旁路术胆胰转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