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糖
  • 1篇压迫法
  • 1篇压迫法治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外科
  • 1篇直肠外科手术
  • 1篇三腔
  • 1篇三腔双囊管
  • 1篇失血
  • 1篇手术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旁路术
  • 1篇盆腔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瘤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作者

  • 3篇焦喜林
  • 3篇贺屹巍
  • 2篇陈芸
  • 2篇陈金辉
  • 2篇王振全
  • 2篇陈健
  • 1篇申立中
  • 1篇苗玲玲
  • 1篇吴劲松
  • 1篇蒋志斌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腔双囊管压迫法治疗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区静脉出血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三腔双囊管压迫法在治疗直肠癌骶前区静脉出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中发生骶前区静脉出血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因盆底术野暴露较差,盲视下分离,将骶前筋膜连同骶前静脉撕脱破裂出血3例;因直肠后壁癌灶穿透直肠全层,分离骶尾部时发生出血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骶前粘连严重分离时出血1例。失血量〈1000 ml 1例,1000~2000 ml 3例,2300 ml 1例。全部采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法压迫止血,均获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及出血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三腔双囊管压迫法治疗直肠癌骶前区静脉出血迅速、简便、可靠,为临床治疗骶前区静脉出血的有效方法。
王振全焦喜林陈芸贺屹巍陈健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失血三腔双囊管
腹盆腔巨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临床报告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盆腔巨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手术治疗的1例腹盆腔巨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腹部憋胀、不适1年入院。入院前曾在2家三级医院就诊,诊断为下腹部、盆腔巨大占位,考虑到手术困难及风险巨大,决定放弃手术治疗。入我院后CT检查提示下腹部及盆腔巨大肿物,边界尚清,内部密度不均匀,膀胱、直肠被严重挤压,双侧输尿管上段及肾盂明显扩张积水。经积极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探查并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腹盆腔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部分区域细胞生长活跃。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腹盆腔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可能来源于子宫,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就诊时往往体积巨大,外科医生应细致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争取完整切除肿瘤。
陈金辉焦喜林贺屹巍陈健
关键词:平滑肌瘤腹腔盆腔
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旁路术在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肿瘤部位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远端胃组30例,近端胃组14例和全胃组28例,分别予远端胃癌根治术、近端胃癌根治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改良式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观察各组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6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以及手术后1年癌转移情况。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住院时间9~25 d,进食及营养情况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6个月3组FPG、2h PG及Hb A1c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术后1年各组无死亡病例,远端胃组发生肝脏转移2例,近端胃组发生肝脏转移、肺转移各1例,全胃组发生腹腔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结论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焦喜林王振全陈金辉申立中吴劲松陈芸蒋志斌贺屹巍苗玲玲
关键词:胃肿瘤胃旁路术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