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2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第10号染色...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他汀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脱噬作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疗效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胶质瘤

机构

  • 2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2篇孙锡波
  • 2篇李炳选
  • 2篇李真
  • 2篇李伟
  • 1篇陈恬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下调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将SHG44细胞常规条件下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脂质体介导法将pBP-PTEN和pBP载体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HG44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将分别成功转染pBP-PTEN和pBP载体的SHG44细胞设为SHG44-pBP-PTEN和SHG44-pBP细胞.利用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HG44-pBP-PTEN、SHG44-pBP和SHC-44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在3种细胞中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44细胞有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SHC-44-pBP-PTEN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核碎裂,胞质浓缩;并检测到明显的凋亡小体,为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表现.SHG44和SHG44-pBP细胞超微结构未见异常.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且在G1期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SHG44细胞G1期、S期、G2期和凋亡(AP)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1.2%、28.2%、8.3%和2.3%,SHG44-pBP细胞分别为64.1%、24.6%、8.9%和2.4%,SHG44-pBP-PTEN细胞分别为75.3%、9.6%、2.2%和12.9%.SHG44-pBP-PTEN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另两组细胞明显降低.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bcl-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SHG44-pBP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IF)为对照细胞的100.4%(P>0.05),而SHG44-pBP-PTEN细胞的MIF为对照细胞的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44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李真李伟陈恬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关键词:脑胶质瘤脱噬作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 L,iv,每日1~2次(或者20 m L加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 L中,ivgtt,qd)+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po,qd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和20 mg,po,qd(晚餐后)。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患者预后。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李真李伟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疗效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