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忠

作品数:81 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基因
  • 13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 12篇细胞
  • 11篇颅内
  • 9篇血清
  • 9篇基因多态性
  • 9篇反应蛋白
  • 8篇蛋白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血性
  • 7篇卒中
  • 6篇炎症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肿瘤
  • 6篇疾病
  • 5篇乳头
  • 5篇瘤病毒

机构

  • 5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中国康复研究...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开滦(集团)...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北京丰台右安...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市仁和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毅新博创...

作者

  • 81篇刘志忠
  • 49篇康熙雄
  • 18篇张国军
  • 15篇吕虹
  • 14篇方芳
  • 10篇王雅杰
  • 7篇石峻
  • 6篇邵春青
  • 6篇王瑞珉
  • 6篇丁秀荣
  • 6篇荆楠
  • 6篇陈亮
  • 5篇张果
  • 5篇刘竞争
  • 4篇王克迪
  • 4篇王屹
  • 4篇唐明忠
  • 4篇周亚莉
  • 4篇史从宁
  • 4篇唐福美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2012北京...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19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微重力对CD34+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对髓系细胞(CD34+)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及正常重力条件下采用液体培养基分化培养 CD34+细胞,同时设1-g条件下相同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组(1-g液态组)和标准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组(1-g甲纤组)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系特异性抗原比例,考察模拟微重力对CD34+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同时进行 PI法细胞凋亡染色检测,考察模拟微重力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各组的 CD34+细胞含量均少于0.2%。红系细胞(GlyA+)在 RCCS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1-g液态对照组,表达量分别是22.21%±3.02%和60.05%±3.08%,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CD34+表达在 RCCS组高于1-g液态对照组,分别为52.12%±1.92%和18.87%±1.41%,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g液态对照组的GlyA+和CD34+表达量和1-g甲纤组(GlyA+%=54.39%±2.86%,CD33+%=21.09%±3.19%)比较相似,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凋亡比例均在1%以下。【结论】模拟微重力抑制 CD34+细胞向各系血细胞的分化,尤其抑制其向红系细胞的分化。
刘竞争吕虹张国军刘志忠康熙雄
关键词:失重细胞分化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康熙雄方芳王雅杰刘志忠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时代
汉族可溶性环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中可溶性环氧化物酶(EPHX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EPHXZ,比较238例颅内动脉瘤(病例组)与221例无颅内动脉瘤(对照组)EPHX2基因rs751141、rs229163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结果女性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EPHX2 rs751141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者GA+AA基因型频率(22.2%)低于后者(41.7%)(P=0.002);但在男性和不分性别患者中该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91635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男性、女性、不分性别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人的rs751141基因异质性可能与女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相关。
邱虹刘志忠杨军康熙雄阚志生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颅内动脉瘤
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型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被引量:2
2011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死于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我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在疾病治疗中,有许多药物对不同人的疗效不同,副作用也不同.显性副作用容易被医生重视,但药物副作用导致对患者肝、肾等器官的隐性伤害容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
季雯娟刘志忠杨莉赵志刚康熙雄朱滨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个体化给药方案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基因型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副作用
2型糖尿病早期预警标志物研究进展
2013年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造成器官严重损害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病之一。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2008年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唐福美刘志忠赵力欣侯斌石峻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标志物
基因芯片技术快速鉴定真菌血症常见念珠菌
目的 建立检测真菌血症常见念珠菌的DNA微阵列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方法 根据待测念珠菌核糖体RNA的内转录区域序列设计引物进行DNA扩增,通过导流杂交方法使PCR产物与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阳性结果在芯片上显示蓝紫色斑点....
刘志忠陈惠
关键词:微阵列导流杂交念珠菌血症
磷酸化蛋白激酶B、脂肪酸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确诊为脑膜瘤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52例作为脑膜瘤组,产生20例正常脑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切片组织中p-AKT、FASN、VEGF的表达。结果脑膜瘤组织中p-AKT、FASN、VEGF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脑膜组织,且Ⅱ级脑膜瘤组织中p-AKT、FASN、VEGF的表达强度均高于Ⅰ级脑膜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膜瘤复发患者FASN与VEGF表达强度均高于非复发患者(P<0.05),复发与非复发患者p-AKT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脑膜瘤组织中p-AKT、FASN、VEGF均为高表达且随着脑膜瘤等级的升高其表达强度增强,FASN和VEGF高表达者的复发可能性较大,可作为脑膜瘤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陈阿静隋玉明勾荣彬刘志忠
关键词:脑膜瘤磷酸化蛋白激酶B脂肪酸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颅内动脉瘤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实验研究
目的 (1)探讨国内散发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G894T(rs1799983)、T786...
孔玉华刘志忠康熙雄
文献传递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检测HPV16、18亚型的准确度分析
2011年
目的:验证凯普HPV分型检测系统检测HPV16、18型别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判读差异的原因。方法:选取110例凯普HPV16、18分型检测阳性的标本,根据显色程度分为显色正常82例(阳性),显色弱28例(弱阳性21例、极弱7例)。使用型别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测序方法进行对照验证,判断其检测的准确度。结果:总共110例样本中,有6例显色弱的标本检测阴性,与标准方法比较,基因芯片结果总符合率94.5%,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显色标本与标准方法比较,显色正常的82例标本全部检出,符合率100%,21例弱阳性标本,4例未检出,符合率81.0%,7例极弱阳性标本,2例未检出,符合率71.4%。显色弱的样本检测符合率显著低于显色正常标本,χ2=11.9,P<0.01。结论:凯普基因芯片法检测HPV16、18亚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芯片上相应着色点显色弱,可能导致检测结果错误。
陈彤岩刘志忠杨军叶虹
关键词:基因芯片基因型
外周血指标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P选择素、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将6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32例)。20例体检健康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外周血P选择素、D-二聚体、Hcy、hs-CRP水平。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无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无血栓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选择素、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DVT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 P选择素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脑卒中后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陈亮史晓洁刘志忠张国军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P-选择素深静脉血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