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鑫 作品数:36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鲤鱼C5-I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2019年 为进一步了解鲤鱼C5-I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为分子佐剂的可能,本研究扩增C5-I基因并通过同源性比对构建C5-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利用相关软件对C5-I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及其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鲤鱼C5-I活性核心区基因全长468 bp,共156个氨基酸,经蛋白质理化特性分析表明,该蛋白以β折叠、无规则卷曲为主;诱导条件优化检测发现,在6 h,37℃下,采用0.4 mmol/L IPTG诱导效率最高;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目的蛋白可与鼠抗C5-I蛋白血清特异性结合,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为研究鱼类补体的生物学功能及鱼类DNA疫苗中分子佐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郭淞宁 张冬星 田佳鑫 张海月 康元环 单晓枫 钱爱东关键词: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勃氏雅罗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赖氨酸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为探讨赖氨酸对勃氏雅罗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赖氨酸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6种等能(17 MJ/kg)、等氮(37% CP)且不同赖氨酸水平(1.82%、2.27%、2.72%、3.17%、3.62%和4.07%)的实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3.44 ±1.10) g的勃氏雅罗鱼为实验对象,分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50尾,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赖氨酸水平达到3.17%时,该组的勃氏雅罗鱼平均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与3.62%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27%组、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1.82%组。3.17%组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TC)、总氨基酸(TAA)、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1.82%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1.82%组。各实验组的肝胰脏赖氨酸酮戊二酸还原酶(LKR)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肝胰脏氨基乙二酸半醛合成酶(AASS)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2.72%组、3.17%组、3.62%组的血清LKR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4.07%组;2.72%组和3.17%组的血清AASS活性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显著低于3.62%组和4.07%组。肝胰脏中AASS基因表达量在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肝胰脏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CAT1)基因表达量在3.17%组和3.62%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2.27%组、2.72%组和4.07%组。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3.17%或赖蛋比为8.5%时,能够提高勃氏雅罗鱼的生长、饲料利用率、蛋白质代谢、赖氨酸代谢和转运能力。 牛小天 左亚南 张家松 陈秀梅 李沐阳 田佳鑫 孔祎頔 王桂芹关键词:赖氨酸 代谢酶 饲料中膨化全脂大豆粉添加蛋氨酸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2015年 以乌鳢鱼种(8.25±1.30)g为试验对象,分别以膨化全脂大豆蛋白替代0%、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配制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补充限制性蛋氨酸的膨化全脂大豆粉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替代20%鱼粉蛋白时,乌鳢的增重率显著高于80%和100%替代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当替代量为100%时,乌鳢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各组。20%替代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试验组(P<0.05),100%替代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试验组(P<0.05)。80%和100%替代组乌鳢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80%和100%替代组乌鳢肝脏AST和ALT、血清AST和ALT与之正好相反。60%、80%和100%替代组乌鳢的氮排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膨化全脂大豆添加蛋氨酸可替代乌鳢饲料鱼粉蛋白的60%~80%。 左亚男 郑伟 刘凡宁 陈秀梅 陈秀梅 王桂芹 丛林梅 田佳鑫关键词:乌鳢 膨化全脂大豆 代谢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乌鳢生长性能、抗病力以及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中药对乌鳢生长性能、抗病力以及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60尾乌鳢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组)、复方中药(2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hamnosus)(3组)及发酵中药(4组),连续投喂8周。饲养试验结束后,检测乌鳢的生长性能、抗病力以及肠道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药、L.rhamnosus以及发酵中药均能够显著提高乌鳢的末重、平均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P<0.05);发酵中药的添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酵中药组的乌鳢肠道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相比,试验组均显著提高肠道的SOD、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紧密连接闭合蛋白-3(Claudin-3)及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A.hydrophila)攻毒后观察14 d,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组的死亡率降低了75%。本试验条件下,发酵中药不仅能够促进乌鳢的生长,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而且能够缓解A.hydrophila对乌鳢的感染,提高了存活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若铭 陈秀梅 田佳鑫 孔祎頔 韩明铭 任义波 王桂芹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 乌鳢 抗氧化能力 抗病力 团头鲂致病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3 2017年 为鉴定长春市某水产养殖基地患病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鱼中分离出致病菌WC03株,经人工感染试验鉴定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性,能使团头鲂、小鼠及斑马鱼致病死亡,之后对分离菌株WC03进行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初步判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进一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该菌16S r DNA和gyr B、rpo D和cpn60这3种管家基因,同时对该菌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S r DNA及管家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且同源性在98%以上。该菌含有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黏附素(aha)、丝氨酸蛋白酶(Ser)、核酸酶(exu)、脂肪酶(Lip)及密度感应系统调控基因(Luxs)这7种毒力因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头孢呋辛这4种药物高度敏感。 田佳鑫 张冬星 康元环 安鼎杰 孙武文 单晓枫 王桂芹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 团头鲂 理化特性 毒力基因 一种嗜水气单胞菌诱导乌鳢肠道炎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水气单胞菌诱导乌鳢肠道炎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包括:将大小相似、健康无病的乌鳢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三个重复,将0.1mL不同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或等量PBS溶液肛灌注入乌鳢肠道,24h后,得到24h... 陈秀梅 吴雪芹 王桂芹 田佳鑫 钱爱东 牛小天 孔祎頔 李民一种防治乌鳢脂肪肝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乌鳢脂肪肝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的重量组分如下:茵陈50‑55份、柴胡20‑25份、虎杖40‑50份、郁金25‑30份、厚朴25‑30份、苍术50‑55份、白术30‑35份、丹参25‑30份、川芎2... 王桂芹 郭贵良 高春山 刘洪健 夏长革 付强 牛小天 陈秀梅 李沐阳 田佳鑫 孔祎頔文献传递 乳酸菌缓解高脂饲料诱导乌鳢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 鱼类脂肪肝疾病是全世界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尤其在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高发,肝脏脂肪沉积是诱导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乳酸菌作为典型益生菌,在水产领域中的研究证明其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但乳酸菌缓解鱼类脂肪肝的研究也相... 田佳鑫关键词:乳酸菌 高脂饲料 文献传递 水产动物益生菌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9年 随着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步意识到益生菌对水产动物肠道发挥的重要作用,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等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益生菌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孔祎頔 田佳鑫 陈秀梅 牛小天 单晓枫 王桂芹关键词:水产动物 益生菌 肠道菌群 丁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寻找可代替传统抗生素的新型抗菌剂,研究丁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本试验开展了丁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脂肪酶活性以及蛋白酶活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丁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为400μg/mL、最小杀菌浓度800μg/mL;丁香酚浓度大于100μg/mL时,其显著抑制了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丁香酚浓度大于25μg/mL时,其显著降低了维氏气单胞菌的运动能力(P<0.05);丁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的脂肪酶和蛋白酶均有抑制作用,其对菌株的蛋白酶活性抑制效果较好,但对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较差。本试验结果为渔业生产中有效缓解或解决维氏气单胞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并为丁香酚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刘忠卓 单晓枫 靳胜男 田佳鑫 张伟 康元环 钱爱东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 丁香酚 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