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

作品数:3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关节置换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入路
  • 1篇速康
  • 1篇髓内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微创
  • 1篇膝骨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1篇荣成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青岛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孙康
  • 3篇潘丕春
  • 3篇王荣
  • 2篇田少奇
  • 2篇王远贺
  • 1篇侯庆先
  • 1篇刘论
  • 1篇杨旭
  • 1篇杨志涛
  • 1篇哈承志
  • 1篇王斌
  • 1篇李启才
  • 1篇石祥龙
  • 1篇王丹丹
  • 1篇李彤
  • 1篇张振兴

传媒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岛地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青岛地区(包括市区及农村本地)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KOA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专科查体和拍摄X线片,非青岛地区的本地户口、年龄40岁以下及不签署知情同意的人员则排除在本调查研究以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楼层、饮食习惯等因素对KOA的影响。结果临床KOA患病率为14.7%,其中女性为20.3%,男性为8.5%,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且有随年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KOA组BMI显著大于非KOA组。临床KOA患病率在城乡方面未发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低、重体力劳动、居住无电梯高楼层、非清淡饮食等为KOA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岛地区中老年人KOA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爬楼梯、饮食习惯等与KOA有关。
田少奇王斌孙康王远贺刘论哈承志王荣潘丕春李启才石祥龙杨志涛侯庆先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患病率
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89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35例(B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人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A组病人平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术后负重时间长于B组(t=6.535~11.948,χ~2=30.25,Uc=3.05,P<0.05);但两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而且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张振兴王荣潘丕春孙康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钉
SuperPATH与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比较Super PATH入路与传统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4例(173髋)符合选择标准的拟行初次THA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4例(70髋)采用Super PATH入路行THA(A组),90例(103髋)采用Hardinge入路行THA(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输血率及并发症等,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 d,1、3、6、12、24周的HH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通过X线片测量相关参数对两组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进行影像学评价。另外,对应用Super PATH技术以来的92例(100髋)THA进行群组分层分析。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P=0.07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A组术后1 d、3 d及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 d、3 d、1周及3周HH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24周两组外展角及外展角位于"安全区"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及双下肢长度差异大于B组,前倾角位于"安全区"的比例、偏心距及恢复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uper PATH群组的分层分析中,前30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1 d VAS评分均高于后70髋(P<0.05)。前30髋发生术中大粗隆骨折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2例;后70髋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两组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uper PATH入路相对
颜廷题田少奇王远贺杨旭李彤刘江俊潘丕春王荣王丹丹孙康
关键词: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