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文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腺样囊性癌细胞培养液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作为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微环境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能性。方法常规培养SACC及T293细胞(阴性对照)至对数生长期,无血清培养48h后收集上清,过滤后置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室(即24孔板底部,每孔600-800ul),中间隔以Transwell膜,在上室中加入100~150μl对数生长期的BMSCs无血清悬液,续培24h后取出Transwell膜,固定、染色,观察并计数迁移至Transwell膜表面上的BMSCs细胞,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微镜下随机取5个高倍镜视野,计数各组Transwell膜上迁移的BMSCs细胞,结果显示SACC-LM组为64.3±7.6,SACC-83组为52.3±6.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T293)的31.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明显趋化性。BMSCs细胞具有作为腺样囊性癌微环境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能性。
- 张凤兰吴巍李宗文苏明李华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骨髓基质干细胞趋化性
- 抑制NAMPT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研究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在体外合成针对NAMP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K562细胞株。将转染后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PI/Calcein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经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未经转染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3-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MPT表达的变化。通过对NCBI GEO中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分析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探讨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研究NAMPT-siRNA、伊马替尼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于K562细胞48 h对NAMPT表达无明显影响。NAMPT-siRNA能够明显抑制K562细胞NAMPT的表达,再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后,NAMPT-siRNA干扰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后,干扰组IC50值明显降低(P<0.05);拟合增殖曲线在0.01-0.1μmol/L伊马替尼浓度范围内斜率增大,提示在此范围内NAMPT-siRNA与伊马替尼的协同作用最强。基因表达谱分析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都显示,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处理均可下调NF-κB下游因子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两者同时作用时效果更明显。NAMPT-siRNA及伊马替尼均能降低NF-κB转录活性,两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伊马替尼可能并非通过调节NAMPT表达影响细胞存活;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NF-κB及其下游因子Bcl-2有关。
- 林萍萍白雪佳岳志霞闫韶飞李宗文高超梅妍妍王凯玲李伟京丁卫李志刚
- 关键词:NAMPT伊马替尼NF-ΚBBCL-2K562细胞